經濟前景堪憂 油價難改頹勢
2008-12-3 10:57:29 來源:良運期貨
關鍵詞:原油 燃料油
【原油供需】

全球原油供求走勢圖。(來源:良運期貨)
OPEC減產協議在11月份付諸實施,市場上來自OPEC方面的原油供給明顯減少,據美國能源部全球原油供需數據(11月為預估值)顯示,自2008年5月以來趨緩的全球原油供求關系可能再度緊張。不過EIA在11月12日發表的短期能源展望中再度下調全球原油消費預期,其預計,08—09年全球原油消費需求僅增長10萬桶/天,與以往不同的是EIA大幅下調了中國、拉丁美洲及中東地區等經濟新興國家原油消費預期,并且此預期建立在非OECD國家經濟不會像經濟發達國家一樣出現劇烈下滑基礎之上。供給方面,受颶風及工程延誤等因素影響,EIA預計2008年非OPEC國家供給減少28萬桶/天;對于OPEC減產EIA持較為樂觀態度,其對OPEC成員國能否嚴格執行減產協議表示懷疑,預計實際減產額為計劃減產額度的70%,即110萬桶/天。
國際能源署亦在其月度能源報告中稱,全球經濟問題大幅削弱了能源消費,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幅將在25年內首次接近負值,其預計2008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幅將僅為0.1%,此前預計增幅為0.5%,遠遠低于2007年的增幅1.1%。與以往不同,該機構首次大幅下調了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的原油需求預期。
國際原油供給長期偏緊,加之油價下跌之際OPEC大幅減產以防止價格繼續下滑,原油供求關系難有根本轉變。不過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原油消費需求明顯下降,市場對經濟的悲觀預期亦對原油消費產生負面影響,供求關系將在較長時期內趨于緩和。
【經濟環境】
進入11月,經濟衰退跡象越發明顯,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以中國為代表的經濟新興國家,經濟前景令人堪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再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其預計2008年全球經濟增幅將放緩至3.7%,2009年將放緩至2.2%,IMF一貫將3%作為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臨界點。當前經濟衰退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經濟增長放緩。除了上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經濟預期外,11月主要國家和地區公布的經濟增長數據無一亮點,美國第三季度GDP增長經季節調整后為下降0.5個百分點,較初步統計的下降0.3%下調了0.2個百分點。歐元區經濟第三季度繼續負增長,自1999年歐元區成立以來GDP首次出現連續兩個季度的萎縮。經合組織稱,發達經濟體第三季度GDP出現7年來的首次收縮,30個成員國2008年第三季度總體GDP較第二季度下降0.1%,同時僅較2007年第三季度上升0.9%,這是七年以來首次出現經濟收縮,OECD還將第二季度GDP下調至較第一季度上升0.1%,并較上年同期上升1.8%。中國之前亦下調2008年經濟增長預期。
(二)就業壓力加劇。經濟不景氣引發大規模裁員狂潮,企業一方面收縮經營規模,另一方面為了節約成本,裁員意愿強烈,僅花期因銀行就宣布裁員5.2萬人次。截至11月15日當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經季調后增加27000人,至542000人,為1992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的四周平均值增15750人,創1983年1月以來的最高,遠遠高于經濟衰退時的水平。10月份歐元區失業率上升至7.6%,據估計日本亦將達到4.2%,而中國城鎮人口失業率達到4.9%。
(三)通貨緊縮壓力隱現。由信貸危機引發此次金融危機以來,全球面臨流動性不足壓力。10月份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下降了1%,為1947年以來的最大降幅,通貨緊縮壓力隱現。
經濟衰退一方面抑制了原油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嚴重打擊了市場的消費預期。受此影響,OPEC兩次減產決議均未能組織原油價格下跌走勢。當前全球經濟沒有絲毫好轉跡象,政府刺激經濟政策作用有限,僅起到短期提振市場人氣作用或成為市場炒作題材,較長時期內經濟并不看好。
【美元走勢】

美元走勢圖。(來源:良運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