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元貶值的大背景下,國際投資基金借助通貨膨脹、供需矛盾、地緣政治等因素的推動作用對原油進行瘋狂的炒作,國際油價也在不斷的刷新著歷史的最高記錄。
既然國際油價已經站在了100美元的歷史最高價位之上,我們姑且就不去探討該價格的合理與否,而是著重來考慮一下,一旦國際油價在100美元持續下去,對于中國和美國來說,到底誰的經濟會因此而受到的影響或者破壞大一些?
對于美國來說,因為國際原油是以美元來標價的,而無論國際油價是漲還是跌,這些由原油轉換而來的美元資產最終還是演變成美國的債務而流入美國,以支持美國經濟的發展。所以說,高油價并不會對美國經濟產生重大的實質性的沖擊,相反甚至還會有利于它的發展,因為,影響美國經濟的主要因素是它的國際貿易條件。
對于中國來說,人民幣兌美元的持續升值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一些因為原油價格上漲而帶來的外匯損失,但是,從長期來看,高油價勢必會破壞經濟發展的勢頭,因為高油價預示著高通脹,而通脹又會加劇油價的上漲,而這才是經濟的最主要命門。所以,從中國的角度來看,持續的高油價是其難以承受的。在國際博弈的過程中,美國正是用高油價逼迫中國進行匯率改革,以期逐步改善其在國際貿易中的被動局面的。而這也是本文所要提出的最基本觀點。
下面我們不妨理一下國際油價與中國匯率改革之間的具體關系。談國際油價,不得不提到美國;而講美國,首先就必須衡量它的經濟狀況。就目前的情況來說,美國要想改變其持續惡化的貿易逆差問題,可以也有必要將以下幾個方面作為突破口。第一,可以讓美元貶值,低匯率有利于改善國際貿易條件;第二,減少被動進口,而美國的被動進口大多是由高利率引起的,因此降息也不失為一個策略;第三,低利息會造成流動性過剩,而要避免問題的發生,就必須將國內多于的資金分流出去,這就需要在限制資金流入的同時,也要進一步擴大對外投資。而這三件事情都是美國已經在做的。
對于第一種方式,美元的貶值勢必會造成國際市場商品價格的上漲,而國際油價則會在第一事件將這一情況反映出來,價格的持續上漲就會演變為通貨膨脹,這是中國政府所不希望看到的,于是中國加息,盯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政策促使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對于第二種方法,美國降息,中國加息,國際市場的資金就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進入中國,以此來獲得兩貨幣之間的套利收入,短時間資金的流入會增加市場的流動性,央行又被迫加息,而進一步加息又會刺激更多的資金流入,人民幣似乎進入了加息的惡咒之中;對于第三種方法,擴大對外投資可以直截了當的將國內過多的資金轉移出來,同時也加大了他國市場流動性管理的難度,使得其被迫再次加息。
當三種方法一起使用時,人民幣兌美元就被迫進入大幅度升值的趨勢之中。而持續的升值會極大的惡化我國的對外貿易條件,從而使美國將中國經濟拉下馬的“陽謀”得逞。
從上面的推論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一條線,那就是美元貶值―――人民幣被動升值,這就是美國迫使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思路。可以這么說,人民幣改革一天沒有結束,美元兌人民幣貶值的趨勢也會一天不會結束。
在大國的博弈中,過百的原油只不過是一個表象,其隱藏在背后的政治動機才是最值得我們考慮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