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08年原油市場走勢回顧
2008年,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可謂呈現出驚人的波動走勢。上半年受多種因素,諸如美元走軟、地緣政治風險、美經濟下滑加之金融市場動蕩致使投資資金紛紛追捧原油期貨來避險,原油期貨基金凈多持倉不斷增加等等系列因素,使得國際原油價格在上半年表現出節節攀升的局面,并在7月11日創下了每桶147.27美元/桶的歷史新高,上漲幅度達50.5%;而從下半年開始,隨著由美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不斷加劇,導火線就是7月份美國兩大住房抵押貸款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困境,隨之來臨的是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如雷曼兄弟宣布破產,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被美國銀行收購,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轉為銀行控股公司,系列國際跨國銀行、公司的破產、倒閉、財務危機等等,各國失業率的不斷增加,系列主要經濟指標的不斷下挫,顯示全球經濟狀況正步入衰退階段。經濟的下跌致使大宗商品價格步入快速下跌通道,消費者信心嚴重受挫,原油庫存居高不下、專業機構不斷調低原油預計需求數據,重壓之下從7月開始經歷了連續幾個月的大幅下跌,從歷史高點一路下探至12月19日的33.87美元/桶,創近四年來新低,跌幅達77%之巨,其跌勢之迅猛讓人嘆為觀止。另外,從CFTC報告基金持倉情況中我們也略可以看出下半年油價走勢:在2008年7月份之前,一直保持著基金凈多頭持倉,而隨著下半年金融危機導致的全球經濟持續惡化,基金凈多持倉逐步下滑,至7月22日,基金凈多持倉首次為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著,國際原油快速高漲的局面暫時告一段落,之后,則在各類炒作題材的影響下,基倉凈持倉不斷的正負轉化,但幅度明顯低于上半年的情況。
圖三:原油指數與PTA指數日線疊加圖

原油指數與PTA指數日線疊加圖。(來源:格林期貨)
3. 2008年紡織行業走勢回顧
國內紡織行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自身產業利潤相當微薄,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紡織品與服裝出口額大幅度增長。而上半年紡織行業卻忍受著由于美元持續貶值而人民幣持續升值的壓力,勞動力成本上升導致紡織業成本上漲,大部分紡織企業出口利潤微乎其微。今年下半年以后,隨著金融危機的進一步擴大,實體經濟所受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歐美國家低迷的經濟嚴重影響了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出口增速。2008年1-9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1369.4億美元,同比增長8.12%,出口增幅繼續放緩。
根據海關數據統計,2008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出口貿易出現明顯下滑,其中出口增速下滑4.8個百分點,貿易順差同比減少47億美元。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1-11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1691.09億美元,同比增長8%,增幅呈現加速放緩跡象。其中,紡織品累計出口604.09億美元,服裝出口1087億美元,增速分別為18.1%和3.1%,同比分別加快2.8個百分點和回落19.1個百分點。
對于掙扎在寒冬中的中國紡織企業來說,2008年下半年可謂是政策暖風頻吹:兩次調整出口退稅率、加工貿易臺賬保證金“實轉”暫停、扶持輕工業“國六條”出臺、降低銀行貸款利率、加大對中小型企業資金支持、多次出臺新棉收儲等政策,但多項棉花、紡織行業救市政策短時間內難以起效,仍無法抵消人民幣升值給紡織企業帶來的負擔。
4. 2008年聚酯行業走勢回顧
2008年聚酯新增產能約200萬噸,產能增幅8.58%,總產能約合2530萬噸,而2008年,面對行情的低迷即需求的疲弱,開工率有較大幅度降低,按照消耗系數0.865和開工率70.0%計算,可消耗PTA1531萬噸/年,除去560萬噸的進口量,將消耗國內PTA產量971萬噸,而國產PTA在2008年的產量基本上為980萬噸,這在一個側面反應出,前期的PTA供應一直存在相應有些過剩的局面,致使在前期PTA價格在成本增長不斷推漲價格的局勢下,PTA廠商仍面臨虧損的局面。從全年的行情來看,聚酯行業同樣受產能的加速擴張而下游市場疲弱的拖累而面臨兩難困境,從而使得聚酯廠商一直處于微利或虧損狀態,這從2008年下半年以后眾多的聚酯化纖廠商的破產倒閉或重組的事件中可見其形勢的嚴峻,聚酯企業的開工率較去年大幅下滑,保守估計在70%左右的水平,整個聚酯行業也面臨著重新洗牌或產業重組的格局。從PTA需求量以及聚酯的當前產量等幾項數據來對比,2008年可以基本判斷聚酯增長已經較2007年停滯甚至倒退。2008年上半年隨著國際油價節節攀升的帶動之下,石腦油、MX等石化芳烴產品漲勢驚人,FOB韓國PX價格最高于6月13日達到1685美元/噸,較年初時增長573.75美元/噸,增長幅度達51.6%。隨后就是一路直下,于11月5日至最低點552.5美元/噸,下跌1132.5美元/噸之巨,跌幅為67.21%。MEG產能的快速擴張,致使從年初以來,價格持續下跌,至年末隨著前期產量的調整加之PTA回穩小幅走高而相應有所回漲。
圖四:2008年PX現貨價格走勢圖

2008年PX現貨價格走勢圖。(來源:格林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