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3-9、今年取暖油庫存變化與近五年平均對比

今年取暖油庫存變化與近五年平均對比圖。(來源:神華期貨)
圖3-10、今年餾分油庫存變化與近五年平均對比

今年餾分油庫存變化與近五年平均對比圖。(來源:神華期貨)
EIA數據顯示,由于消費萎縮,截至2008年11月美國商業原油庫存為1015百萬桶,比去年同期增加21百萬桶,預計到2009年11月將繼續增加至1034百萬桶,而08年11月份OECD庫存為2640百萬桶,比去年同期增加60百萬桶,預計到09年11月將略減至2600百萬桶,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全球原油庫存充足。另外截至08年11月美國戰略石油儲備庫存為702百萬桶。從08年7月份開始美國已經暫時停止增加戰略石油儲備,而即將上任的新總統奧巴馬曾表示將從戰略石油儲備調出輕質低硫原油,置換為重質原油以降低油價。一旦其開始釋放戰略儲備庫存,WTI原油價格在庫存這一影響因素上仍將遭受較重壓力。
縱觀原油及成品油庫存的年度變化,我們發現,庫存的規律性波動仍然完好地反映了油價的年度季節性消費波動規律。但是若與油價走勢對比,我們也看到,由于近年來各國(尤其是美國)對戰略儲備庫存的重視,原油庫存水平的絕對高低對油價影響的指標意義已經弱化,相關成品油庫存水平的變化更能顯現指標性的影響。就目前的取暖油與餾分油的庫存狀況來看,其已接近歷年高歷史水平,但其能否在冬季需求高峰之際派上用場,還要看煉廠產能利用率情況以及今年冬季的天氣變化。照目前的庫存水平來看,其對09年初的油價制約影響有可能增大,但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
第四部份 影響油價的主要相關性因素
一、季節性因素
1、氣候季節
對于原油而言,每年有兩個固定的炒作高峰,一個是夏季的駕駛高峰,另一個是冬季取暖油需求高峰。第一個高峰主要炒作的是汽油價格,第二個主要是取暖油價格,對它的炒作幾乎會在同時反映到原油期貨價格上,因此,每年原油期貨價格走勢中,往往會出現明顯的雙峰結構。冬季取暖油的炒作一般是在美國勞工節之后,夏季駕駛高峰結束時逐漸展開的,從歷史圖表中可以看出,這個時間段大約是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1月,期間高峰多在10月出現,有時1月也會出現價格高峰。
而眼下又到了冬季,冬季原油走勢主要受到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氣候、庫存、重大事件(供應和地緣政治)以及基金的操作行為等。其中,氣候主要影響消費量,庫存主要影響供應量,這兩點幾乎決定了當年冬季原油的走勢基調。
2、颶風災害
颶風季節通常為每年的6—11月,需要特別關注。2007年,颶風季節為油價破百提供契機,而但隨著全球溫室效應的發展,今后將導致越來越多的颶風出現,這也將成為引發供應中斷擔憂并影響油價的一大隱患。
美國主要的石油生產和加工區域集中在墨西哥灣,此地正是全球颶風頻發地帶之一,在最近幾個年度,每年的夏季該地區都不斷遭受到颶風的襲擊。其破壞力直接導致了石油設施及產能利用率的低下。
顯然,全球溫室效應加劇的趨勢是短期難以扭轉的,氣候因素正日益成為油價波動的一個助力。
美國北部今冬的氣溫明顯低于06,07年的暖冬年份,而該地區是全球最大取暖油消費市場,這將一定程度提升全球取暖油的消費需求,并有利于石油商業庫存的增加。如沒意外,或許原油將在今冬迎來一波小幅的冬季反彈行情。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