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市場年報:內外交加 看好石化托市
2009-2-1 9:37:17 來源:國際期貨
關鍵詞:聚乙烯 LLDPE
2、振蕩上漲行情
雖然六月一日國家將施行“限塑令”使聚乙烯需求有所減少,因原油價格高位企穩,中石化與中石油為彌補煉油板塊的虧損,持續穩定聚乙烯的出廠價格來支撐現貨市場。原油價格屢創新高,且石化裝置已逐步進入檢修高峰期支撐了交易信心,期貨價格在四月初觸底后以“龜速”姿態振蕩上行。五月底,奧運包裝膜與汶川地震塑料需求炒作逐步升溫;6月1日開始為保障國內成品油供應,中石化集團繼續壓減乙烯、芳烴產量,增加成品油產量,并計劃在6月份壓減乙烯生產負荷11%,合計將減產乙烯6.5萬噸,增加成品油供應20萬噸,受此影響大商所當天以漲停板收盤。6月3日傍晚茂名石化因2 號乙烯裂解裝置遭雷擊起火,設備損失嚴重造成全線停車;6月5日廣州石化因缺少原材料,LLDPE裝置停車一周。因非計劃停車因素,國內供應偏緊的現象更加突出,石化企業大幅提高出廠價,貿易商趁機封盤待售,大商所期貨價格也被推至高點。
3、需求下跌行情
因下游制品出廠價格上漲幅度遠遠滯后于聚乙烯等上游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幅度,下游企業面臨利潤減少甚至虧損的處境,紛紛采取降低開工率等措施,高價格對需求的抑制作用開始顯現。而奧運會的臨近,華北地區工廠因電力、交通及環保問題紛紛停產, 需求的減少使聚乙烯庫存高企現象日益突出,期貨價格從6月中旬開始調頭下滑。7月7日中石化為拉動需求降低庫存,開始第一輪大幅降價促銷;但市場持續低靡,貿易商普遍倒掛出貨,而下游企業買漲不買跌心態嚴重,合同戶因為開單就虧損,擔心石化系統繼續降價,提貨不積極導致庫存繼續增加。為降低庫存中石化分別在:7月11日及7月15日連續兩次下調出廠價格。國際原油價格在7月15日開始大幅回調,支撐了市場的看空心理,中石化被迫在7月22日進行第四輪的降價促銷活動。在此期間期貨價格快速走低。
4、石化托市行情
八月上旬,國內LLDPE 市場因高庫存的壓制及原油下挫的帶動,價格不斷走低。中石化與中石油為扭轉禿勢,開始實行減產保價的政策來刺激市場促進需求,其中齊魯石化的線性裝置從8月11日至8月19日完全停車;茂名石化在8月份計劃乙烯產量減產8000噸、LLDPE 產量減產 2000 噸;天津聯合LLDPE 產量從21 日開始每天減產90噸等一系列措施。受此影響,國內期貨市場在資金的推動下從 8月11日開始強勢反彈,帶動現貨市場交易氛圍回暖,中石化與中石油借機逐步提升 LLDPE 的出廠價格,并趁勝追擊實行限量銷售政策,意在制造市場資源配置緊張的氣氛后更快地提升LLDPE 市場價格。
5、大幅下挫行情
八月下旬中油華南分公司率先下調LLDPE出廠價格后,多頭信心受挫紛紛撤離資金,LLDPE 期貨價格開始新一輪下滑,各地貿易商急于拋售手中貨物,開始倒掛銷售,市場價格同步走低。步入九月份后,石化系統面對高企的庫存壓力,不得不實行掛牌促銷策略。而原來堅挺的海外進口報價出現松動并快速走低,令中石化與中石油處境雪上加霜。十一長假期間,美國7500億美元救市方案一波三折,引發美國金融市場一片恐慌,大型機構紛紛拋售歐元買入美元規避風險,推動美元指數不斷走高,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挫,我國期貨市場完全被國際金融風暴的悲觀氛圍籠罩,整體盤面出現連續暴跌行情。在聚乙烯現貨市場,石化系統與貿易商面對原本孱弱的市場行情,被寄予厚望的秋用膜需求在金融危機面前不堪一擊,被迫紛紛大幅下調出廠價與市場價,貿易格局被扭轉為買方市場,出現有價無市局面。全球金融危機的繼續惡化、下游需求的持續疲弱、進口聚乙烯報價快速走低后對國產原料市場的擠壓,及依然存在的庫存壓力等利空信息,將多頭投資者信心擊打的支離破碎,現貨價格緊隨期貨市場快速下跌并持續到 11月中旬。
6、反彈行情
十一月初,為促進我國經濟平穩快速增長,國務院批準在未來兩年,投入4 萬億元人民幣用于擴大內需,此新聞的發布刺激投資者信心。此時石化系統高庫存現象有所緩解,海外進口到港貨源偏少,中石化與中石油在月初減產基礎上,施行限量供應策略拉動市場, 在11月12日探至最低點5760后開始了新一輪反彈行情。
第二部分 2009年展望
目前我國聚乙烯生產流程以石腦油工藝為主,即:原油-》石腦油-》乙烯-》聚乙烯。受價格傳遞影響,原油、乙烯價格波動均與聚乙烯成正相關性,上游原料價格的波動, 能迅速影響聚乙烯價格走勢;同時我國聚乙烯市場近 46% 的產能由中石化與中石油生產,兩大集團在統購統銷的背景下,通過調節產能與銷售策略來支撐市場走勢。
一、國際原油市場分析
1、金融危機對原油價格波動的周期影響
圖2 1990年和1997年金融危機期間 WTI 原油期貨價格走勢圖

1990年和1997年金融危機期間 WTI 原油期貨價格走勢圖。(資料來源: Wind 資訊、I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