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WTI(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油價正在失去作為全球原油價格基準的地位?雖然每一個關注能源市場的投資者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情仍然是看WTI油價,但我們起碼有3個證據可以證明這是真的。
全球基準?地區油價?
從品質來看,WTI原油要比大多數原油都要出色,密度更小,含硫量更低。
雖然目前WTI原油日產量約為30萬桶,但NYMEX的WTI原油交易卻一直活躍,加上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的需求占到了全球的四分之一,WTI在全球市場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作為一個國際油價基準,WTI被寄希望于可以準確反映全球能源市場的供需變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做得很出色,而現在卻表現得更像是一個地區油價指標。
WTI原油的交割庫位于俄克拉何馬州的庫辛,當地還是眾多位于俄克拉何馬州、得克薩斯州和堪薩斯州煉化廠的儲油基地,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當地的供需狀況變化對于WTI原油價格有重大影響,而對于全球能源市場而言,這些可能是微不足道的。
一般來說,由于油品更好,WTI原油要比布倫特原油貴一些,但卻不是一直都是這樣。從2006年開始這種溢價變得不穩定,并出現了倒掛,也就是布倫特原油比WTI原油的價格要更高,而這與美國中部市場的供需狀況出現了顯著變化密不可分。
2006年開始,美國從加拿大進口的原油開始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通往美國中部地區的石油管道的輸送能力開始變大。但同時當地的消化能力并沒有增加,這導致了庫存大幅攀升,當然庫辛首當其沖。
另外一個例子也可以證明庫辛當地的供需狀況對于油價的影響。2007年2月中旬,Valero的McKee煉油廠由于起火導致產能受到影響,該煉廠當時消耗著三分之一WTI原油的現貨供應。
結果是從當年3月1日到20日,WTI原油即期合約與布倫特原油即期合約的逆價差從1美元左右擴大到了3.93美元,WTI原油即期合約與兩個月后到期的合約價差也從1.25美元擴大到了3.11美元。隨后伴隨著McKee生產的恢復,價差恢復正常。
而現在這種情況正在愈演愈烈。由于經濟不景氣,煉廠縮減產量,庫辛的庫存正在大幅攀升。根據美國能源署的數據,截至2月6日的一周,庫辛的原油庫存為3490萬桶,創下了歷史紀錄。而我們也看到,WTI即期合約對布倫特原油即期合約也出現了深度貼水,本周二為6.03美元/桶,1月15日曾經超過10美元。
“WTI是美國某一個品級的原油,具有很強的當地特性,而這些與全球其他地區的狀況并沒有多大關系。”能源分析師Michael Mittner曾經表示。
而RGE Monitor的能源分析師Mikka Pineda在報告中寫到,WTI油價的影響因素有時候來自于庫辛當地的需求狀況,而不是全球能源市場的情況。他認為雖然原油需求在全球范圍內都出現了崩潰,但并不意味著情況要像庫辛庫崩潰的那么多。
喪失現貨市場支撐
作為一個油價基準,生產商,比如OPEC的產油商往往會參照WTI原油來制定自己生產的原油,而現在他們正在放棄這個標準。
一直以來,OPEC的一攬子油價都要比WTI油價低,主要原因是品質不同。本周二,OPEC一攬子油價為39.89美元/桶,要比WTI 3月合約高4.9美元/桶。
“在之前,WTI和布倫特原油價格對現貨市場都有影響,無疑WTI的影響力正在下降。”MSL基金公司合伙人Martin Bloom表示。
國際能源署也在上周的報告中表示:“不穩定的WTI油價不僅僅給市場,也給經濟預測專家、政府官員以及經濟政策制定者傳導著具有誤導性的信息。”該機構認為WTI對全球原油的定價功能正在喪失。
投資需求擾亂市場
“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大規模的針對于WTI原油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我只知道,這是一個并不大的市場,而ETF是一股重要的力量。”P. White & Co的首席分析師Philip White說。
本月6日,美國石油基金(the United States Oil Fund)進行了一筆數額驚人的移倉交易,他們賣出了8萬手(8000萬桶)3月WTI合約,買入了相同金額的4月合約。當然除了他們之外,還有眾多類似的ETF。
我們不知道這筆交易到底對市場產生了多大的影響,現實的結果是當天WTI 3月合約下跌,其他合約都出現上漲。
“隔月逆價差從一個相對正常的位置開始,直到最后達到驚人的地步,這似乎是WTI即期合約共同的結局。”White說,“如果市場交易的結果是一個月后的一桶油要比現在貴20%,我真的不知道對于實體經濟有什么指導作用。”在去年12月份,WTI原油的隔月價差超過了8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