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情回顧:
原油價格自2008年12月正式跌破50美元大關以來,一直在30—50美元的區間里震蕩,而在這震蕩的走勢里,原油期價只在2009年1月6日觸破過50美元上沿。4個多月過去了,原油終于于本月再度回到了50美元上方,雖然當前多空雙方對于50美元關口的爭奪依舊激烈,同時全球經濟疲軟的局面短期內仍無以改變,但是隨著價格大幅下降以后油市泡沫的擠兌,基金的再度入場,以及歐佩克恪守減產數量的決心提振,油價有望在后期突破長達四個多月的盤整區間。最終站穩在50美元關口上方。
受原油帶動,本月滬燃料油也努力上攻,但上漲幅度要小于原油,主要受限于目前階段并未有實質性消息利好于國內燃油市場。根據目前的情形,預計滬油仍將跟隨原油上行,并有望挑戰2月份的高點,主力906合約的第一上漲目標位可看至3300一線,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可保持偏多思路,逢低買進。
基本面分析:
原油市場
經濟危機延續,希望或許在拐角
從宏觀經濟方面來看:繼金融業穩定計劃、7870億美圓的經濟刺激法案之后,奧巴馬又在3月初拋出一項高至2750億美圓的房市穩定計劃,企圖遏止引發美國金融危機的根源問題—住房的止贖狂潮。大量救市政策的出臺有助于抑制美國經濟的進一步惡化,但能否使美國經濟就此復蘇,市場仍存較大疑慮。而目前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大多陷入負增長,中國、印度等能源消耗大國經濟也面臨下滑,當前國際原油市場總體上供大于求。而在供求關系的天平上,原油市場對于需求下滑反映較為敏感。由于全球經濟步履艱難,油市消費前景難有樂觀,糟糕的經濟數據不時打壓油價。
全球仍在遭受經濟危機的威脅,從經濟基本面來看短期內并沒有出現任何好轉的跡象,不管美國,歐盟還是處于發展中的中國,都表現出明顯的經濟放緩的特點。但是在看到經濟形勢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各國政府針對危機所采取的救援力度也是前所未有。這讓投資者看到了各國政府應對經濟危機所付出的努力,同時也重拾了部份投資熱情并對商品市場構成了中長期利好。
而在聯儲宣布將大舉收購國債后,股市、債市、商品期貨市場和美元都應聲而動。前三者大幅上揚,而美元指數卻在消息公布后創下20年來最大跌幅。市場擔心,當局開動印鈔機可能令美元貶值。因為如果美國經濟依然不見起色,那么這種方法用得越多,美元便會越不值錢。受美元大跌影響,原油期貨在本月一度強勢向上突破了50美元大關
圖1

圖為世界經濟與全球原油需求增長率走勢圖。(圖片來源:神華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