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綸是聚氯乙烯纖維在我國的商品名稱。它是由聚氯乙烯或其共聚物制成的一種合成纖維。氯綸于1913年開始生產,但發展速度較慢。氯綸的原料豐富,生產流程短,是合成纖維中生產成本最低的一種。近年來,隨著氯綸耐熱等性能的提高,又有了新的發展。
氯綸有短纖維、長絲和鬃絲等。氯綸短纖維可以制成棉絮、毛線及針織內衣褲等,這些織物對患有風濕性關節炎的人有一定的護理作用。此外,氯綸可以加工成具有各種特殊用途的阻燃紡織品,如沙發布、安全性帳篷等。氯綸還可用作工業濾布、工作服、絕緣布等。
氯綸的主要物理和化學性質
1.形態 氯綸的縱面平滑或有1~2根溝槽,截面接近圓形。2.燃燒性能 由于氯綸的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氯原子,所以具有難燃性。氯綸離開明火后會立刻熄滅,這種性能在國防上具有特殊的用途。3.強伸性 氯綸的強度接近于棉,斷裂伸長率大于棉,彈性比棉好,耐磨性也強于棉。4.吸濕性和染色性 氯綸的吸濕性極小,幾乎不吸濕。但氯綸染色困難,一般只可用分散性染料染色。
5.化學穩定性 氯綸耐酸堿、氧化劑和還原劑的性能極佳,因此,氯綸織物適宜做工業濾布、工作服和防護用品。
6.保暖性、耐熱性等 氯綸重量輕,保暖性好,適于作潮濕環境和野外工作人員的工作服。此外,氯綸的電絕緣性強,易產生靜電,且耐熱性能差,在60~70℃時開始收縮,到100℃時分解,因此在洗滌和熨燙時必須注意溫度.
氯綸(CHLORIDE FIBRE)
1.概述
氯綸是聚氯乙烯纖維。利用聚氯乙烯制造纖維,始于1913年,但作為工業生產是在50年代初開始的。它和同時投入生產的其他合成纖維相比,一直處于落后的狀態。近年來為了改進聚氯乙烯纖維的某些缺點,出現了所謂第二代的聚氯乙烯纖維,其耐熱性比常見的聚氯乙烯纖維有很大提高,這種高耐熱性的聚氯乙烯纖維,國外已有小量生產。聚氯乙烯的鏈節為:
2.用途
在民用方面,短纖維主要用于制作各種針織內衣、毛線、毯子和家庭用裝飾物等。用氯綸制作的防塵口罩,其阻塵率比棉口罩約高60%。
在工業方面,氯綸可作濾布、絕緣布、安全帳幕等。
3.主要生產國家
氯綸的主要生產國家有:美國、日本、英國、法國、意大利、德國、獨聯體國家、中國等。
4.種類
(1)根據所用溶劑分:
①常規聚氯乙烯纖維。所用溶劑(或捏和劑)是丙酮;②配采U,德國產,是以四氫呋喃為溶劑制得的纖維;③羅維爾,法國產,采用丙酮和二硫化碳(1∶1)為混合溶劑溶解聚氯乙烯,配成濃度約為30%的紡絲液,采用干紡法制得的纖維;④天美綸,日本產,溶劑是苯與丙酮( 60∶40重量比)的混合液。
(2)第二代聚氯乙烯纖維,代表性產品叫“列維爾”,意大利生產。是在低溫(- 30℃)下進行聚合的聚氯乙烯,間規度高,玻璃化溫度在100℃以上,耐熱性也大為提高。
(3)改性聚氯乙烯纖維:
①過氯綸,由氯化聚氯乙烯樹酯為原料生產的纖維;②氯醋綸,它是由85~88%氯乙烯和1 2~15%醋酸乙烯共聚物制得的纖維。強度較高;③偏氯綸,是以偏二氯乙烯為主體,與氯乙 烯和少量丙烯腈共聚而得到的三元共聚物為原料所制得的纖維。
5.規格質量
有長絲,短纖維和棕絲。
6.性能指標:
(1)主要性能:由于聚氯乙烯纖維導熱性小和易于積聚靜電,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和難燃性,其化學穩定性相當好,耐酸,耐堿,耐日曬。
不足之處是耐熱性差,耐有機溶劑性差,染色性能差。
(2)主要性能指標:見表6—4—19。
表6—4—19氯綸主要性能指標
項目 |
短纖維 |
長絲 | |
普通 |
強力 | ||
斷裂強度(g/D)
干態
濕態
斷裂伸長率(%)
干態
濕態
彈性恢復率(%)
(伸長3%時)
初始模量(g/D) |
2.0~2.8
"
70~90
"
75~80
15~25 |
3.3~4.0
"
15~23
"
80~85
30~50 |
2.7~3.7
"
20~25
"
80~90
30~45 |
比重(g/cm3)
標準回潮率(%) |
1.39
0 | ||
耐熱性 |
熔點:200~210℃。開始收縮溫度:90~100℃ |
7.檢驗
進口氯綸屬于法定檢驗的商品,進口的氯綸不經檢驗檢疫部門檢驗,不準銷售和使用。
進口氯綸主要檢驗依據是貿易合同,以合同規定的品質指標及幅度為依據。
8.包裝儲運
氯綸的包裝儲運與錦綸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