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永安 , 王焱 , 廖爾清 , 張虹
( 貴州云馬飛機制造廠冶金計量處 , 安順 561019)
摘 要 : 通過試驗確定了噴涂鋅黃丙烯酸聚氨酯底漆的金屬零件脫漆膜之后的脫漆處理工藝及脫蠟后處理工藝 , 采用該工藝對噴涂零件進行處理后 , 進行產(chǎn)品粘接 , 效果良好。
關(guān)鍵詞 : 脫漆劑 ; 剝離強度 ; 脫漆處理工藝 ; 清洗劑
0 引 言
在機械制造業(yè) , 由于設(shè)計與施工工藝的更改 , 經(jīng)常遇到已噴漆零件根據(jù)設(shè)計更改 , 需進行脫漆處理 , 重新更改的施工。對于設(shè)計與工藝更改后的施工 , 脫漆劑的選擇與脫漆后的后處理工藝的確定關(guān)系到產(chǎn)品質(zhì)量的好壞 , 所以上述兩項工藝參數(shù)的確定非常重要。在產(chǎn)品開發(fā)中 , 設(shè)計更改過程同樣需要在已噴漆的金屬零件表面進行脫漆處理 , 要求將金屬零件表面噴涂的涂膜脫凈 , 且零件表面脫漆之后 , 對金屬零件表面與帆布袋之間的粘附強度無不良影響 , 脫漆劑的選擇及確定脫漆之后的脫蠟后處理工藝十分重要。
1 原 料
試驗所選用原料列于表 1 。
表 1 試驗原料
(1) 由于需要脫漆的金屬零件表面噴涂的涂料為 TB06 - 9 鋅黃丙烯酸聚氨酯底漆 , 所以我們選擇 011 - 602 庫生產(chǎn)的 TB06 - 9 鋅黃丙烯酸聚氨酯底漆脫漆劑作為金屬零件脫漆用脫漆劑。
(2) 由于產(chǎn)品設(shè)計更改中規(guī)定 , 使用 FN - 303 膠粘劑在脫漆之后的金屬零件表面上粘貼一層帆布 , 所以試驗中選用的膠粘劑為 FN - 303 膠粘劑。
(3) 由于 TB06 - 9 鋅黃丙烯酸聚氨酯底漆脫漆劑中 , 為了控制溶劑的揮發(fā)速度添加了石蠟 , 金屬零件表面脫漆之后殘留的蠟?zāi)⒂绊懡饘倭慵c帆布之間的粘附強度 , 因此在金屬零件脫漆之后 , 增加了脫蠟后處理工藝。
3 脫漆處理工藝
將噴涂 TB06 - 9 鋅黃丙烯酸聚氨酯底漆的零件浸泡在 TB06 - 9 鋅黃丙烯酸聚氨酯底漆脫漆劑中 30 ~ 50 min ( 或用 TB06 - 9 鋅黃丙烯酸聚氨酯底漆脫漆劑刷涂噴漆零件表面 ) , 涂膜脫落后用汽油擦洗 2 遍 , 然后放置在熱水槽中 ( 水溫 70 ~ 80 ℃ ) 漂洗 15min, 取出吹干后進行脫漆后的脫蠟后處理。脫蠟后處理可采用 4 個方案 :
(1) 用 1 號清洗劑 (1 號清洗劑配比為甲苯∶汽油 = 3 ∶ 7) 清洗 3 遍 ;
(2) 用 1 號清洗劑清洗 3 遍→用水基清洗劑清洗→用清水清洗→吹干→用丙酮清洗 3 遍 ;
(3) 用汽油清洗 3 遍→用水基清洗劑清洗→用清水清洗→吹干→用丙酮清洗 3 遍 ;
(4) 用四氯化碳清洗 3 遍→用水基清洗劑清洗→用清水清洗→吹干→用丙酮清洗 3 遍。
4 試驗數(shù)據(jù)
為了考查脫漆之后的脫蠟后處理工藝對零件與帆布之間粘附強度的影響 , 采用 FN - 303 膠粘劑將脫漆、脫蠟后處理后的試片與帆布粘接在一起固化 , 測試其剝離強度。結(jié)果列表 2, 其中水基清洗劑濃度為 3% ( 質(zhì)量分數(shù) ) 。
表 2 試驗數(shù)據(jù)
5 討 論
由表 2 可以看出 , 3 號、 4 號脫蠟后處理工藝的綜合性能最好 , 剝離強度分別高達 3 . 6 kN /m 、 3 .5 kN /m 。但是 4 號脫蠟后處理工藝中使用了四氯化碳溶劑 , 所以零件脫蠟后處理的成本高 , 對環(huán)境污染大 , 從保護環(huán)境與降低產(chǎn)品開發(fā)成本方面考慮 , 選用 3 號脫蠟后處理工藝對零件進行處理的方案最佳。因此 , 脫漆處理工藝為 : 將噴涂 TB06 - 9 鋅黃丙烯酸聚氨酯底漆的零件浸泡在 TB06 - 9 鋅黃丙烯酸聚氨酯底漆脫漆劑中 30 ~ 50 min ( 或用 TB06 - 9 鋅黃丙烯酸聚氨酯底漆脫漆劑刷涂噴漆零件表面 ) , 涂膜脫落后 , 用汽油擦洗 2 遍 , 然后放置在熱水槽中 ( 水溫 70 ~ 80 ℃ ) 漂洗 15 min, 取出吹干后進行脫蠟后處理。脫蠟處理工藝 : 將脫漆處理之后的零件用汽油清洗 3 遍→用水基清洗劑清洗→用清水清洗→吹干。在產(chǎn)品開發(fā)中 , 采用上述脫漆、脫蠟工藝對噴漆零件進行后處理后 , 進行產(chǎn)品粘接 , 效果良好 , 滿足了產(chǎn)品設(shè)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