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灌漿材料
時間:2005-06-13
什么是灌漿材料?
在壓力作用下注入地層、巖石或構筑物的縫隙、孔洞中,達到增加承載能力、防止滲漏及提高構筑物整體性能等效果的流體材料。分固體灌漿材料和化學灌漿材料兩大類。固體灌漿材料是由固體顆粒和水組成的懸浮液,有粘土漿、水泥漿、水泥粘土漿、水泥粉煤灰漿4種。它取材方便,造價低,施工簡單,有較好的防滲或固結能力,但所填縫隙寬度受固體顆粒細度的限制。摻用塑化劑、促凝劑可改善固體灌漿材料的性能。化學灌漿材料是由化學藥劑制成的流動性好的液體,能灌入比較細微的縫隙,還能根據需要調節凝結時間,常用的有:①硅化用灌漿材料。以硅酸鈉(水玻璃)為主要原料的化學漿液,用于砂質土、黃土的加固和防滲。②環氧樹脂灌漿材料。以環氧樹脂為主,加入一定比例的固化劑、稀釋劑、增韌劑混合而成,用于結構混凝土的補強和裂縫堵漏。③甲凝。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為主要原料,加入過氧化苯甲酰、二甲基苯胺和對甲苯亞磺酸組成的一種低粘度灌漿材料,用于大壩、油管、船塢和基礎等混凝土的補強和堵漏。④丙凝。以丙烯酰胺為基料,以甲醛、過硫酸胺、三乙醇胺、硫酸亞鐵、鐵氰化鉀為助劑,將氧化材料和其他材料分別配制成兩種溶液,按一定比例同時灌注,主要用于防滲堵漏工程。⑤氰凝。由異氰酸酯、聚醚和促進劑配制而成,用于地下工程的滲漏縫處理。
哪什么又是高分子灌漿材料呢?
一種由聚合物的單體或低聚物與催化劑所組成的材料。將其作成漿液并借助一定的壓力注入有缺陷的地層或建筑物的需處理部位,單體在地下反應生成高分子,與地下沙區、土壤生成整體,成為高分子復合材料狀物質,以達到防滲、堵漏或防塌陷的目的。
理想的灌漿材料應十分便宜,便于運輸,配制成的灌漿粘度不能太大,對地層具有高滲透性;常溫下能在地下聚合;固化后強度也高;還要對環境不產生嚴重的污染。
灌漿材料大致分為丙烯酰胺類、木素磺酸鹽類、酚醛樹脂類、聚胺酯類等。這類材料的研究方向是降低成本、減小毒性、提高滲透性等。中國20世紀50年代末即開始這方面的工作,在文物保護、油井堵水、礦井建設等工程方面得到了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