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4年前,27歲的任建新創辦藍星公司,他靠著1項清洗緩蝕劑技術、1萬元借款、7個創業者起家;24年后,藍星公司成了中國化工集團的“前身”,任建新也成為了中國化工集團的掌門人。

北京青年報與《英才》雜志社等聯合評出年度“雙十”人物———
24年前,27歲的任建新創辦藍星公司,他靠著1項清洗緩蝕劑技術、1萬元借款、7個創業者起家;24年后,藍星公司成了中國化工集團的“前身”,任建新也成為了中國化工集團的掌門人。
24年前,藍星為用戶清洗家用水壺和鍋爐;24年后,藍星收復了長期被國外企業占據的國內工業清洗市場,孵化了400多家國內清洗工程公司,并培育出一個“鏈條完整、技術領先、產品齊備”的中國工業清洗產業,被外國同行譽為“世界清洗大王”。
24年前,任建新帶著7個共青團員借錢“下海”謀生;24年后,藍星獲得了全球最大的基金美國黑石集團的投資,中國化工集團也跨入資產、銷售收入雙雙超過1000億元的央企行列,并在中國大企業集團排名中,位居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第一位。
啟示錄
“大家知道現代化工,裝置規模越來越大,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但是用的人越來越少。我們和發達國家的企業相比,人員卻是人家的10倍;從化工大國到化工強國,我們面臨的挑戰之一就是人員太多。”中國化工集團總經理任建新在年度經濟人物的獲獎感言上說,因此,我想積極探索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之間的有效的結合;我是在蘭州生長的,蘭州的牛肉面和我有著很深的感情,我們按照現代快餐連鎖經營模式,對蘭州牛肉面適當地做了些“工業化”的改造。“15年來,我們在世界各國開辦了500多家拉面店,創造了一萬多個就業崗位。”
“人家說金融危機來了,我很有戰略眼光;實際上我也沒什么眼光,就是小氣,小氣幫了我的忙。”
■“小氣”換來“世界清潔大王”
任建新說自己“小氣”是有典故的。1997年11月,中國化工集團攜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權公司黑石集團收購澳大利亞新農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權,該收購將斥資30億澳元。當時,中國化工集團與黑石集團的報價約為27億美元,但是遭到了澳新農的拒絕,當雙方重新回到談判桌前的時候,新澳農提出的價格為每股17.25美元。
“當時我出的價錢是每股17.15美元,與他們的出價差了一毛錢。”任建新說,“如果收購成功,公司就立刻成為全球第七大農藥公司;但是在簽訂協議之前,我開始心里不安,總是惦記這一毛錢;我就想,我不買了,每股一毛錢核算下來就是3000多萬美金,好幾個億人民幣呢,我要洗多少個鍋爐才能洗回來啊,我要推銷多少藍星防凍液才能掙回來啊。”但是最終,是這一毛錢“救”了任建新,澳新農公司今年有十幾個億的虧損。
“事后人家說金融危機來了,我很有戰略眼光;實際上我也沒什么眼光,就是小氣,小氣幫了我的忙。”任建新強調說。
24年前,時任化工部機械研究院團委書記的任建新靠一項清洗緩蝕劑技術、一萬元借款、七個創業者起家,在蘭州注冊了國內第一家清洗公司——藍星清洗公司,當時的工業清洗技術在國內還是空白。“當時我接到的第一單生意,就是清洗一位老太太的茶壺,因為老太太對清洗后的效果很滿意,給了兩毛錢作為報酬。”任建新說。
就是靠著這個茶壺的口碑,任建新又很快接到了周邊煤礦的清洗鍋爐業務,當一臺臺結垢嚴重的鍋爐也被清洗如新的時候,藍星也開始面向全國推廣清洗技術,之后幾乎包攬了國家“七五”到“九五”計劃期間所有乙烯和大化肥裝置的清洗工程,任建新也因此收復了長期被國外企業占據的國內工業清洗市場,并孵化出400多家國內清洗工程公司,藍星也被同行譽為“世界清洗大王”。
在他的商旅生涯中,《毛澤東選集》是他取之不盡的智慧源泉;而母親言傳身教的做人要學會吃虧、吃苦、受氣的教誨,則讓他挺過許多艱難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