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調查船 我國替代能源勘探能力大增
2009-10-1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可燃冰
18日,我國第一艘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綜合調查船———“海洋六號”在廣州正式加入我國海洋地質調查行列。這標志著我國海洋地質調查裝備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海洋六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艘配置較完善的綜合地質地球物理調查船,首次集地震、地質調查等多項調查功能為一體,采用電力推進系統、動力定位、全回轉舵槳等國際先進技術及設備,配置有4000米級深海水下機器人“海獅號”、深水多波束測深系統、深水淺地層剖面系統、長排列大容量高分辨率地震采集系統等。船體總長106米,寬17.4米,型深8.4米,最大吃水5.7米,設計排水量4600噸,續航力1.5萬海里,可在國際海域無限航區開展調查,總造價近4億元。
專家介紹,“海洋六號”是依據我國海域特點和海洋地質需要,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艘天然氣水合物綜合調查船,也是我國地質調查部門近30年來建造的唯一一艘調查船。它將以海底“可燃冰”資源調查為主,同時兼顧其他海洋地質、海洋礦產資源調查。
“海洋六號”于2002年12月經國家批準立項建造,由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負責組織實施。
可燃冰是公認的21世紀替代能源之一。近年來,我國地質調查部門先后在南海北部和青海內陸采集到可燃冰實物樣本,發現我國具有良好的可燃冰資源前景。“海洋六號”正式投入使用,將有力地推動我國可燃冰調查乃至整個海洋地質事業的發展。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