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結構
近年來影響歐洲食品和飼料抗氧化劑市場發展的主要競爭因素為:價格、產品組合、質量、供應穩定性及分配效率。
在過去的十多年中,中國一直是抗氧化劑維生素的生產基地。中國生產商憑借價廉物美的維生素占領了大量市場份額。在抗壞血酸維生素市場,中國產品的份額更是超過70%。而由于中國產品和歐洲產品之間的價差已拉大到將近15%,這將引發一場價格大戰。
天然抗氧化劑也面臨著來自替代品的壓力,而其最主要的競爭對手是更為廉價的合成抗氧化劑。天然草本抗氧化劑的生產商不得不降低自身產品的價格,以減少天然與合成氧化劑產品之間的價差。
同時,目前市售的產品種類豐富,既有合成抗氧化劑又有天然抗氧化劑。抗氧化劑生產商正在積極進行新品研發,以擴充產品種類,以此來滿足食品生產商日益提高的要求。
發展趨勢
由于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還存在爭議,而大面積推廣的轉基因作物也增大了非轉基因作物受到基因污染的可能性,這使得歐洲范圍非轉基因的綠色食品供應量逐步減小。越來越多的歐洲消費者不愿意食用轉基因食品,但這同時也給歐洲有機食品市場帶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2004-2008年該市場增長率在10%至30%之間,遠遠超過歐洲的整體食品市場的增長速度。抗氧化劑維生素E生產商如果能抓住這一機會,向市場提供產地明確的、不含轉基因的維生素E,只需確保貨源穩定,相信將獲利不少。歐洲消費者對非轉基因食品的偏好在中短期內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對非轉基因維生素E的需求,不過隨著天然抗氧化劑的用量逐步增加,在2015年左右這一因素的推動作用將會逐漸減弱。
在過去的十年間,隨著歐洲市場合成食品添加劑生產商的數量增加,添加劑的價格在不斷下跌,而產品的性價比也隨之凸顯。各廠商此起彼伏的產品促銷也使食品添加劑的市場接受度提高。這對合成抗氧化劑供應商來說意味著巨大的商機。
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引起了人們飲食習慣的轉變,使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于接受節省時間的預制食品。而生產預制食品需要用到大量抗氧化劑,增長的預制食品需求進一步促進了抗氧化劑用量的迅猛增長。以此預測,預加工食品越來越高的需求量,將成為抗氧化劑市場向前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在此影響下,抗氧化及市場也將迎來蓬勃繁榮的發展。
雖然紅肉(牛肉和羊肉)的消費量在過去十年中呈現出下降的趨勢,但是生豬和豬肉的消費量卻有顯著增長。在歐洲,豬肉已占據所有肉食銷量中的半壁江山。由于目前的牲口喂養方式已從食草放養轉變至集中喂養,包括抗氧化劑在內的飼料添加劑的需求隨著飼料用量的增加也就水漲船高。預計這將在中短期產生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