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余個通過REACH預注冊的化學品,僅有3個化學品獲正式注冊
10月22日,記者從REACH代理機構獲悉,日前在杭州舉辦的化學品法規(西湖)論壇上,來自商務部和國家質檢總局、REACH代理機構、化工企業的各方代表分析了當前REACH注冊過程出現的問題,并達成共識:應對諸如REACH法規類的貿易和技術壁壘,政府、行業協會、代理機構以及企業應加快建立有效的合作機制。
據杭州瑞旭產品技術有限公司介紹,到法定預注冊截止之日2008年11月30日,我國共有2000多家企業4萬余個化學品在歐盟通過了預注冊。但是迄今為止,僅有3個化學品獲正式注冊。對于是否要辦理正式注冊,絕大多數企業仍持觀望態度。根據歐盟的規定,首批公布的年進口量在1000噸以上的化學品,必須在2010年11月30日前取得正式注冊,也就是說第一批化學品距離正式注冊截止日僅剩下13個月的時間。那么是什么阻礙了REACH正式注冊?記者采訪了解到:一方面,高昂的注冊費用和高難度系數的數據檢測及采集,令企業望而生畏;另一方面,作為一種新的貿易壁壘,企業應當如何應對還心中無數,迫切需要有關方面的指導和支持。
在此次論壇上,對于REACH法規應對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和企業的實際困難,與會代表發表了各自的觀點,同時也表達了一個共同的愿望:政府、行業、企業三方要加強合作。中國REACH解決中心主任李聰表示,目前化學品法規服務機構之間缺乏溝通,缺乏規范,導致行業內經營秩序混亂;檢測結果得不到相互認可,企業無所適從。為了規范化學品法規服務行業經營秩序,中國REACH解決中心還發起成立了“化學品法規服務機構聯合會”。而杭州瑞旭則建議,我國政府要進一步加強與歐盟的溝通,為REACH法規的實施建立暢通的信息渠道,幫助企業及時掌握信息。此外,行業協會可在信息發布、企業聯合注冊等方面發揮自身優勢。只要各方齊心協力,將會有更多產品通過REACH法規正式注冊,不但可以成功跨過歐盟這一貿易壁壘,而且還將有力地推進我國出口產品的綠色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