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1月8日在余姚舉辦的第五屆中國塑料產業發展論壇暨PPTS中國國際塑料加工技術高峰論壇獲悉,盡管目前國內合成樹脂的供應和需求均有所增長,但供應增長遠超過需求增長。因此,專家提醒,須警惕行業產能過剩的潛在風險。
據中國石油規劃總院副總工程師張福琴介紹,金融危機的影響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減緩,市場對合成樹脂的需求有所恢復。預計2009年北美地區聚乙烯需求將達1275萬噸,同比增長1%;聚丙烯為705萬噸,同比增長1.5%。西歐地區聚乙烯需求將達1214萬噸,同比增長2.2%;聚丙烯為823萬噸,同比增長1.7%。預計今年我國合成樹脂需求為3850萬噸,同比增長1.5%。
然而,近期大量投產的新裝置,無疑將使合成樹脂市場的復蘇雪上加霜。從2008年下半年起,中東和中國一批乙烯建設項目陸續投產,使得聚乙烯和聚丙烯的產能快速增加,預計到今年分別達到8736萬噸和5658萬噸,較上年增長8.3%和9.2%。到今年底,國內新增的聚烯烴產能也近400萬噸;五大合成樹脂的產能將達到3897萬噸,估計產量在3200萬~3400萬噸。
據美國析邁公司(CMAI)預測,2009年亞洲地區約有40%~50%的合成樹脂裝置陷于虧損的邊緣,特別是只生產通用產品且規模較小的生產裝置面臨普遍虧損。中國工程塑料工業協會秘書長鄭塏預計,從明年開始,中東具有較大價格優勢的聚乙烯和聚丙烯等主要石化產品將大量進入中國,這將給全球石化業帶來新的市場分配和調整,并對國內聚烯烴產業造成極大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