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石化行業驚人逆轉克服困難大幅盈利
2009-11-1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遼寧石化 石油化工 PX芳烴
中石油大連石化分公司被迫“休整”了一年的60萬噸/年連續重整裝置重新啟動,順利生產出今年的第一批高純度產品,僅此一項,大連石化月增效2000余萬元。
重整裝置從停產到復工,利潤從連續虧損到大幅盈利,大連石化經營狀況實現驚人大逆轉。除一家企業外,前三季度,省內包括大連石化在內的另外6家大型煉廠累計全部實現盈利。
這是一份期待已久的成績單。在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后的第一年,遼寧石化戰線充分利用各種有利因素,全力克服不利影響,贏得好收成。
前三季度,遼寧省石化行業完成工業增加值907.05億元,在上半年累計增幅仍為負值的情況下轉為正增長,增幅達到2.5%;實現利稅438.6億元,同比增加479.8億元,實現利潤72.8億元,同比增加239.5億元。結束了因市場波動帶來的連續虧損,近5年來首次實現大幅盈利,這是遼寧石化行業抗擊國際金融危機取得的顯著成果,提振人心,鼓舞士氣。
石化作為傳統支柱產業,在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石化行業的健康發展。今年以來,盡管面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干擾和沖擊,但關系產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力的結構調整始終沒有停頓,在很多領域都取得重大進展,“油頭”做大的同時,“油尾”繼續朝深加工方向延伸,遼寧朝石化強省不斷邁進。
煉油能力遼寧長期以來在全國舉足輕重,精細化工相對而言比重較小。專家指出,利用高技術搞精深加工,石化行業才有競爭力。今年普遍出現的出口下降主要源于傳統型產品居多,而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工產品國際市場一直很緊俏。遼寧石化行業結構調整重點圍繞精細化工展開,身臨國際金融危機,這種調整顯得尤為迫切。
今年8月底,中國藍星沈化集團的50萬噸催化裂解制乙烯項目建成投產,其身后還有一個更大的300萬噸大乙烯計劃在醞釀著。
乙烯被譽為精細化工的“糧食”,占有了乙烯,就等于占有了稀缺資源優勢。目前,遼寧大乙烯項目還有兩個,華錦集團的45萬噸乙烯項目已試生產,并規劃了一個精細化工園,目標是把自己生產的乙烯“吃干榨凈”;撫順石化公司百萬噸乙烯項目已進行設備安裝。
遼寧石化行業另一個重點深加工產品芳烴也開始大規模收獲果實。
6月21日,大連福佳·大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PX芳烴項目投產運營,該項目中國單系列規模最大、產值最高,這是改變大連乃至遼寧石化行業“油頭”重“化尾”輕產業格局的重點項目,被譽為“黃金產業鏈”,達產后年產值260億元,納稅20億元左右,產品一經下線即被訂購一空。
結構調整,調出的是競爭力。下一步,遼寧石化行業將重點抓好大連、撫順、遼陽和盤錦四大石化基地,個個實現千億元收入,培養一批科技創新型和快速成長型企業,著力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有關部門預測,待經濟全面復蘇后,石化行業還會有一個快速發展期。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