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杜邦太陽能有限公司在此宣布其硅基薄膜光電組件生產廠正式啟用。該設施的建成體現了杜邦公司致力于通過支持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發展,以加速減少對石化能源的依賴。
杜邦太陽能生產設施占地5萬多平方米(53.8萬平方英尺),配備了薄膜光伏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線,年產能50兆瓦,計劃于2010年第一季度投入全規模商業化生產。杜邦太陽能有限公司不僅提供經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標準認證的創新薄膜光伏組件,還提供面向中國國內市場的全系統解決方案,以幫助保障客戶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長期投資。
行政總裁朱克泰博士:直面客戶,以最環保的產品服務市場
目前存在三種主流的薄膜電池技術,分別是硅基薄膜,銅銦鎵硒薄膜(CIGS)和碲化鎘薄膜(CdTe)太陽能電池技術。朱克泰博士對《電子工程專輯》表示,杜邦所采用的硅基薄膜技術是目前來說最為環保和安全的。雖然碲化鎘薄膜技術可以將轉換效率做到11%,但鎘元素含劇毒,并不是最環保的選擇;而CIGS技術目前來說并不是非常成熟,因為融合四個元素的工藝和生產需要還有相當一段路要走。硅基薄膜技術可以說是最為環保的,在光電轉換效率方面達到10%也將為期不遠。
“目前我們單結轉換效率可以達到7.5%。明年力爭實現雙結10%以上的轉換效率”,朱博士滿懷信心地對媒體表示。薄膜技術的優勢在于即使弱光照射,仍能保證一定獲得一定的轉換效率。就這點來說,僅僅參考轉換效率的數字是不全面的。朱博士認為,光伏系統的的評判標準應該是發電效率(Performanceratio)。杜邦的測試表明,非晶硅薄膜技術可達到90-92%的效率,而傳統多晶硅系統只能實現最多78%的發電效率。
對薄膜技術充滿信心的朱博士還介紹了11月10日完工的深圳軟件大廈太陽能項目,42公尺高的太陽能薄膜面板已經穩穩地矗立在深圳軟件大廈樓頂,提供20萬瓦的供電能力。這一整套項目都是由杜邦太陽能團隊完成的。朱博士強調,出售太陽能組件只是杜邦太陽能的一小部分業務,系統集成的turnkey方案才是他們面對客戶的策略。系統的部署當然需要更多的投入,朱博士介紹道,“在耐用性方面,杜邦太陽能就下了很大功夫,投入了大筆研發費用。”
薄膜光伏組件具備降低太陽能發電成本的潛力,使太陽能相比其它發電形式更具競爭力,因而被認為是太陽能組件產業中未來增長最快的部分。薄膜光伏組件非常適用于商用建筑的屋頂、樓宇立面以及大型太陽能發電站等。它能夠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與傳統的太陽能發電場等方式相比,朱博士表示杜邦太陽能更愿意以不侵占人類有限的資源的條件下,廣泛利用現有的空間實現最優化的能源服務。
杜邦公司預計,在未來幾年內,由于大量的科技創新投入,以期將全球經濟從以石油為基礎朝著越來越多地和有效地利用可替代能源的方向轉變,光伏市場將快速增長。杜邦公司估計,到2012年,其在光伏產業的全系列產品的銷售總額將超過1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