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問:我國甲醇行業發展情況如何?是否有必要進行宏觀調控?
答:甲醇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化學工業等領域。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甲醇行業發展較快,近幾年,產能年均增長25%左右。2008年,我國共有甲醇生產企業約180家,生產能力占世界的1/3左右;產量1126萬噸,占世界的23.6%,已成為甲醇生產和消費大國。我國甲醇企業平均規模約12萬噸,平均產量僅6萬噸,因裝置規模小,能耗物耗高,資源利用不盡合理,生產成本偏高。
天然氣和煤炭是甲醇生產的主要原料,我國天然氣資源緊缺,甲醇生產主要以煤炭為原料,約占總產能的60%左右;一半以上的煤制甲醇采用固定層間歇制氣工藝,以貨緊價高的山西無煙塊煤為原料;且大多數企業不掌握煤炭資源,生產成本受煤炭價格影響較大。國際上甲醇生產主要以天然氣為原料,主要集中在中東等地區。上述地區天然氣資源豐富,價格低廉,甲醇生產成本較低。金融危機以來,國際天然氣價格下降幅度遠大于我國煤炭價格下降幅度,國外甲醇的原料優勢更加明顯。總體看,我國甲醇行業大而不強,競爭力較弱。近年來,我國甲醇產能已過剩,但因競爭力不強,卻是甲醇凈進口國。金融危機以來,一些國外企業為轉移過剩產能,進一步沖擊我國市場。2009年1~9月,我國生產甲醇803萬噸,同比下降5.3%;開工率不足50%,產能大量閑置。凈進口甲醇415萬噸,同比增長413%,對外依存度由去年同期的5%提高到40%左右。因此,盡管我國甲醇大量進口,但仍需對甲醇行業實施宏觀調控,堅決抑制低水平重復建設,通過開展結構調整,推動兼并重組,調整原料路線,淘汰落后產能等措施,提高產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