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大渔直播,国产av成人无码免费视频,男女同房做爰全过程高潮,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資訊 >> 化工 >> 行業動態 >> 正文
煤化工:該“加油”還是該“踩剎”
2009-11-2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甲醇 甲烷 二甲醚 丁苯橡膠 煤化工
    近日,開灤集團總投資達80億元的內蒙古開灤煤化循環經濟項目——“2×20萬噸乙二醇和2×20萬噸煤焦油加氫”工程在鄂爾多斯奠基。“開灤集團的煤化工項目發展很快。其中,焦炭產量年底將達到940萬噸,成為全國最大的獨立煤化工企業。”開灤集團一位負責人說。
    不僅在鄂爾多斯,全國各地對煤化工項目都表現出極大熱情。
    投資熱帶來的直接后果是產能過剩。不久前公布的六大產能過剩行業中,煤化工榜上有名。數據顯示,目前煤化工產能過剩超過30%。工業和信息化部的一位官員透露說。
    煤化工被認為是延長煤炭產業鏈條、發展深加工的產業,多年來一直為各級政府所鼓勵發展,如今卻列入產能過剩行列。發展到如今的煤化工,是該踩“油門”還是踩“剎車”?
    抑制過剩主要指的是傳統煤化工,現代煤化工重在遏制其盲目發展
    煤化工是個包括多種類產品的概念。焦炭、合成氨、電石、甲醇這些屬于傳統煤化工,我國有較長的發展歷史。而煤制油、烯烴、二甲醚、甲烷氣這樣的煤化工是新興產業,屬于現代煤化工。過剩主要指已經進入成熟期的傳統煤化工,而現代煤化工在我國才剛剛起步,許多尚處在示范階段。
    以甲醇為例,今年有一個省規劃了1200萬噸的產能,另外有一個省規劃了600萬噸的產能,而去年全國的甲醇總產量是1126萬噸。專家預測,到2010年,我國大部分現有煤制甲醇項目投產,屆時甲醇的產能將達到3200萬噸,即使70%的開工率,也會嚴重過剩。
    重復建設加劇了傳統煤化工過剩。在出口不振和進口產品的沖擊下,2009年上半年甲醇裝置開工率只有40%左右。
    而對于新興煤化工的發展,國家發改委一位官員也表示了擔憂:“目前煤制油示范工程仍處于試生產階段,煤制烯烴等示范工程尚處于建設或前期工作階段,但一些地區盲目規劃現代煤化工項目,若不及時規范引導,勢必出現‘逢煤必化、遍地開花’的混亂局面。”
    過剩直接通過價格表現出來。有資料顯示,我國從2008年7月至12月,純堿價格下跌40%,黃磷價格下跌41%,甲醇價格下跌46.5%,丁苯橡膠下跌64.8%,順丁橡膠下跌65.6%。只有一些高端產品降幅較小。
    與產能過剩相伴隨,煤化工結構不合理的狀況開始惡化。中國石化協會副會長潘德潤舉例說:“廣東某企業擬在內蒙古建設30萬噸/年硫化染料,這個規模供應全球市場還有余。目前全國規劃建設的煤制烯烴能力已達到2000萬噸/年,煤制天然氣能力達到312.1億立方米/年。還有更突出的,如某地在相距不到20千米的區域內,計劃建設兩個100萬噸的純堿項目,這無論從生態、市場、運輸等各方面分析都不合理。”
    政府片面的GDP情結、行業信息的缺失等諸多因素,共同誘發了“一哄而上”亂局
    “當前有一種傾向值得注意,上馬新項目跑步前進,淘汰落后產能裹足不前。”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巡視員熊必琳認為:“煤化工產能過剩有著深刻的根源。
    一些地方政府以GDP論英雄,片面追求擴大規模,加上缺乏行業信息披露和市場分析,尤其是煤化工行業被各地政府普遍看好時,很容易導致‘一哄而上’。”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產能過剩帶來的一系列惡果大家都明白。比如: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環境遭受污染,以及經濟增長過分依賴國外市場,導致經濟運行風險加大……如果任其發展下去,最終還會導致企業批量倒閉、群體失業、銀行不良資產增加等嚴重后果。但對煤化工過剩呈現的階段性、結構性特點,地方政府和企業確實難以準確把握。“過剩只是眼前金融危機造成的階段性表現,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即使是傳統煤化工產品,需求也會提振。我們的投資計劃不會因此受阻。”山西的一家傳統煤化工企業老總的話,代表了業內相當一部分人的觀點。
    這種觀點在新興煤化工行業尤其突出。盡管政府三令五申要求規范,但各地仍表現出超常的投資熱情。以煤制油為例,隨著神華等特大煤企的煤制油項目的完工和投產,一些煤炭富集地區紛紛投建和擴建煤制油項目。“即使按照當前的石油價格,煤制油項目的利潤也十分可觀。以后石油價格總體仍然呈現上升趨勢,煤炭企業要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選擇發展煤制油方向不會錯。”山西長治的一家煤炭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對此,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政策研究部主任張勇表示,我國發展煤制油現在還只是出于技術和戰略儲備的考慮。至于煤制油的環境成本、水資源利用,以及放大運營后存在的風險等一系列問題,仍需要全面論證和考慮。
    “堵”、“疏”兼顧,確保產業政策和各種配套措施執行到位
    不管怎么說,煤化工過剩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今年8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把煤化工列入重點加強指導的行業。這是國家第一次將煤化工列入產能過剩和結構調整行列。政府主管部門將綜合運用法律、經濟、金融、技術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進行整治和調節,其中包括提高技術、資金、環保等方面的門檻等。
    作為煤化工傳統子行業的焦炭,將面臨3年新項目“限批令”;電石等多項過剩嚴重的行業,3到5年內原則上不再增加新的產能,實施等量替代,即上先進產能時必須淘汰等量的落后產能;對合成氨和甲醇實施上大壓小、產能置換;而對于現代煤化工,今后3年原則上不再安排新的試點項目。
    “根治產能過剩,關鍵在于各級政府和企業要徹底轉變發展觀念,這就要進一步改變和完善對各級政府的政績考核指標。政績考核如同一個指揮棒,它指的方向正確,發展才能科學。”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黃泰巖說。
    不久前國務院批轉的《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不得強制企業投資低水平產能過剩行業。……對違反國家土地、環保法律法規和信貸政策、產業政策規定,工作嚴重失職或失誤造成重大損失或惡劣影響的行為要進行問責,嚴肅處理。”
    治理過剩,“堵”固然重要,但“疏”絕不能忽視。“淘汰落后產能,涉及職工就業、企業轉產、債務化解等各種問題,國家在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同時,一定要結合實際,做好相關配套工作。只有上堵下疏,兩‘頭’都順了,過剩的矛盾才能真正化解。
    否則,即使抑制了過剩,矛盾還會以其他方式存在和表現。”黃泰巖說。
    金融危機的沖擊為抑制產能過剩、推進結構調整帶來了機遇。作為河北最大的煤化工企業,開灤集團積極推進結構調整,打造煤化工產業價值鏈。按照煤炭初級產品和深加工的效益比較,煤炭一級加工(加工為精煤),效益可增加1倍;二級加工(煤焦化)可達到3—5倍。目前開灤集團已建成遷安煤化工園區和京唐港煤化工園區,形成940萬噸焦炭、20萬噸甲醇、10萬噸苯加氫、30萬噸煤焦油加工能力,成為全國綜合規模最大、循環產業鏈最完整、節能減排技術最先進的獨立煤化工企業。
    “誰不失時機實施產品結構、企業組織結構、產業布局結構的調整,采用新產品和技術,淘汰落后產能,誰就為復蘇后的發展搶占了先機。”開灤集團的一位負責人說。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
查看評論】【 】【打印】【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州市| 大英县| 霍邱县| 板桥市| 星座| 永吉县| 赤峰市| 田林县| 邢台市| 南靖县| 酒泉市| 嘉荫县| 吴江市| 张家港市| 自治县| 乌兰浩特市| 开封县| 大足县| 九龙县| 山阴县| 微博| 中西区| 治县。| 上栗县| 明光市| 嘉定区| 岱山县| 卓资县| 教育| 嘉义市| 吉首市| 颍上县| 略阳县| 柳江县| 望城县| 大化| 宜宾市| 南昌县| 石景山区| 红安县| 卓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