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灣面積將擴大一倍多 精細化工昨簽約逾20億
2009-11-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精細化工 乙烯 大亞灣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當經濟衰退的陰影還在不少地區揮之不去時,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惠州大亞灣石化區已率先走出危機。“大亞灣石化區規劃面積將從目前的27.8平方公里修編為65平方公里。”昨天,專門來穗為惠州大亞灣精細化工招商推介會鼓與呼的惠州市委書記黃業斌向與會人士透露了這個振奮人心的喜訊。
大亞灣面積將擴大一倍多
“今年4月,珠三角現場會開到惠州,惠州大亞灣提出要建世界級的石化產業基地,但目前的27.8平方公里面積小了,于是按65平方公里來進行修編。”黃業斌披露了規劃修編的背景。
大亞灣石化區產業發展規劃修編和精細化工工業園分區規劃正委托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同時推進,“有關規劃即將出臺”。惠州大亞灣管委會副主任吳欣表示。一旦規劃修編通過,這意味著大亞灣的規劃開發面積將比目前擴大一倍多。
“大亞灣有天然深水良港,有深水航道,有廣闊的空間,有珠三角這個最大的市場,大亞灣有望成為國內搞煉化一體化最好的地方,也將成為搞精細化工最好的地方。”黃業斌在推介會上為大亞灣大力“拉人氣”。他說,“在用地承諾上,企業用地量和用地價格都可以商量;在優惠政策上,要把優惠政策用足,使企業用低成本辦更多的事。”
產業發展更趨高端化
“根據《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定位,重新修編后65平方公里的惠州大亞灣石化工業區規劃內,其中15平方公里為精細化工園。”負責大亞灣石化區產業發展規劃修編的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專家孫曉牧說。
修編中的規劃將2020年納入規劃期,2009年至2015年為中期規劃,2016至2020年為遠期規劃,大亞灣將按照“大石化、大項目、大開發、大升級”的理念,以中海油煉油、乙烯等大項目建設為先導,打造世界級環保生態型石化工業園區。
“加快推進中海油二期1000萬噸煉油改擴建項目建設,積極推動乙烯項目增資擴產,預計到2015年,石化區煉油規模將達到2200萬噸/年,乙烯規模將達到200萬噸/年,累計投入將達到1500億元,產值可達1500億元。到2020年,煉油規模將達到4000萬噸/年,乙烯規模將達到300萬噸/年,并拉動和激活一系列的中下游項目,累計投入將達到3500億元,產值超過3000億元。”吳欣說。
鑒于惠州大亞灣處于珠三角核心區,寸土寸金,未來大亞灣石化產業發展將更趨高端化,提高準入門檻,對入園企業進行篩選,吸引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進入,實現循環經濟。
精細化工昨簽約逾20億
精細化工工業園是本次推介會最為吸引人的園區,客商踴躍入園。“規劃15平方公里的精細化工工業園首次推出3平方公里作為啟動園,今天簽約的就超過了20億元。”吳欣表示。
今年1至9月,精細化工園區已通過準入項目24宗,總投資額48億元,其中內資項目18宗、投資額35億元,外資項目6宗、投資額2億美元。“隔墻供應”是這里的最大優勢。
大亞灣所有企業滿負荷運作
2008年下半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對國際化工行業造成了很大影響,尤其是原油價格的大起大落對化工產業打擊沉重。大亞灣作為坐落在珠三角腹地的廣東乃至國內重要石化基地,它所受影響如何?如今是否恢復元氣?
“作為化工行業的一部分,大亞灣石化產業在2008年下半年也受到金融危機的波及,主要表現為部分企業產品出現庫存,”吳欣毫不掩飾地說,“不過相關影響非常有限,今年以來這種局面已得到全面緩解,大亞灣已率先走出低谷,目前所有企業全部滿負荷運作。”這主要是因為投資大亞灣的大型石化項目以及中下游企業生產的產品主要針對國內市場,出口到國外的產品是少數,“國內市場所受影響不算大,伴隨著國際市場的逐漸企穩復蘇,化工市場形勢可喜。”
據惠州大亞灣管委會提供的統計數據,由于中海油惠州煉油項目的投產,今年1至9月,石化區實現工業總產值359.5億元,同比增長65.2%,全市化工行業完成增加值123億元,增長達43.7%,大部分為大亞灣石化區所貢獻。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