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多日的燃料油市場自12月4日突然發力,一改前期弱勢局面,自本周三滬燃油市場持倉已達到近4個月來高點,資金青睞油市加之現貨市場供應緊張局面一起推動價格逐步走高。周四美元大幅反彈加速原油下滑走勢拖累滬油回吐前期漲幅,導致滬油短期震蕩加劇,但在基本面供應吃緊,滬燃油整體震蕩上行趨勢仍未變。
一、 現貨吃緊加速庫存消耗
近一年來由于現貨市場一直處于貼水狀態,因此燃油貿易商通過期貨市場賣貨就能安全穩定獲利的方式加速上交所庫存不斷增加,到今年7月初庫存量已達到49.3萬噸左右創出歷史新高,但近3周受部分下游需求商從交割庫提貨消費以及現貨商減少套利拋盤影響上交所庫存持續減少。據了解近期雖然期現套利利潤仍有空間,但現貨市場燃油貨源偏緊,貿易商難以短期內備足貨源做空減少燃油庫存提升,而下游終端客戶直接從交割庫提貨則加快庫存消耗。
新加坡市場燃油庫存本周也大步回落至2211.8萬桶,環比下滑9.83%。新加坡燃料油貿易商指出,臨近年底,為了財稅結算方面的需求,許多上市公司紛紛清理庫存貨源,也為部分伺機采購的市場玩家提供大好機會,使得市場上商業庫存資源消耗速度加快。
二、 進口成本高企,內外油價倒掛促使進口量減少
新加坡市場受到買盤支撐近期漲幅一直大于國內市場,據了解新加坡市場巨頭玩家BP自11月底不斷買入現貨支撐現貨市場價格,促使內外價差再度擴大至800元/噸上方,雖然本周倒掛程度有所減輕,但對國內用戶來說進口成本仍然高得“望塵莫及”。
由于進口成本升高,國內進口量自8月份來每月遞減,據易貿調查顯示2009年12月華南燃料油預計進口總量為43-47萬噸,相比之前11月60-65萬噸的進口量大幅下降28%,相比08年同期海關數據統計的120萬噸更是驟降62.5%。進口數量減少有助于國內燃油消耗,減輕供應偏多對油價的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