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所臨時調整螺紋鋼、天膠期貨當日開(平)倉手續費為雙邊收取。
期貨界執行十余年的手續費“平今收單邊”優惠政策或將終止。日前,上海期貨交易所發布通知稱,自12月16日至12月28日,上期所將對螺紋鋼和天然橡膠期貨合約當日開(平)倉手續費收取方式作出臨時調整,原有的單邊收取將暫改為雙邊收取。這意味著從明天開始,日內買賣螺紋鋼、天膠期貨的成本將增加一倍,短線“炒手”生存空間將被大幅擠壓。
上海期貨交易所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此舉旨在測試螺紋鋼與天然橡膠期貨合約手續費與交易量之間的關系;至于測試期過后兩大品種日內交易手續費會否延續雙邊收取“新政”,目前尚無定論。
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監管部門抑制期貨市場過度投機的力度逐漸加大,這對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非常有利。“一旦試點結果表明,期貨品種的交易量與手續費征收方式確實存在明顯負相關,那么期貨交易手續費‘平今收單邊’的優惠政策就此終結的可能性很大。”光大期貨總經理曹國寶認為,螺紋鋼和天然橡膠的成交量在期貨市場名列前茅,上期所選擇兩大品種作為試點可謂意義深遠。
據了解,國內期貨市場對于當日開(平)倉最初采取雙邊收取手續費的政策。十幾年前,為鼓勵交易量,期貨交易所推出當天“T+0”平倉交易手續費單向收取的優惠政策,也就是業內所說的“平今收單邊”。
“平今收單邊剛推出的時候,當年對期貨公司而言是比較有利的。”東吳期貨上海直屬營業部總經理熊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交易所向期貨公司單向收取日內交易手續費,初衷是扶持實力相對弱小的期貨公司。“期貨公司向客戶雙向代收日內交易手續費,但只須交一半給期貨交易所,剩下的部分可用于期貨公司的發展壯大。”
但是,“平今收單邊”對于期貨公司的扶持作用很快就被削弱。部分擅長短線交易的“大戶”得知此項政策后,要求期貨公司與交易所一樣單邊征收日內交易手續費,利用低于其他投資者成本的優勢短線炒作獲利,期貨市場自此涌現出大量職業“炒手”。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職業炒手的存在使得期貨市場發展畸形,過度投機氛圍濃重。上期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平今收單邊”至今已有十多年時間,在市場上形成了一定的慣性;此次當日開(平)倉雙邊收取手續費的試點工作,就是希望站在公平、公正收取手續費的角度出發,對平今倉、平昨倉同等對待,是一次政策回歸的測試。
“這樣做,實際上就是在探尋期貨市場的真實成交量,我認為非常有意義。”曹國寶認為,期貨交易不能盲目追求成交量,由“炒手”做出來的成交量不能反映出真實的市場交易狀況,也不利于期貨市場服務國民經濟市場功能的充分發揮。
“此次試點調整對長期投資影響不大,尤其是利用期貨套期保值來規避市場風險的企業客戶。” 北京工商大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表示,企業客戶的套保頭寸不會經常在日內發生變動,因而其參與期貨交易的策略不會改變。“例如鋼材期貨上市以來,參與的資金中產業資金占比超過一半,市場活躍度適中,為鋼鐵企業的套期保值提供了充分的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