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機時代日本化學巨頭展開重組布陣
2009-12-15 來源:中國化工報
關鍵詞:三菱化學 三井化學 三元乙丙橡膠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對于日本化學公司來說,最黑暗的時期或許已經過去,但從長遠來看,一旦來自中東和中國的新增石化產能全部投產,日本化學公司將面臨激烈競爭。瞄準新興領域加緊業務重組成為日本化學公司的取勝之道。
截至9月30日的本財年(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第二季度,日本化學公司的盈利狀況與第一季度相比已有較大的改觀。在石化領域,受出口中國市場產品量強勁增長的刺激,日本化工業裂解裝置和下游衍生物裝置的開工率已從今年年初的低位逐步攀升至90%以上,業務盈利能力也因此大大改善,尤其是聚氯乙烯(PVC)和精對苯二甲酸(PTA)業務。
野村證券分析人士表示,今年好于預期的業務環境對日本化學公司來說是一個額外的恩賜,但其仍然需要做大量的業務重組工作,才能在大量新增石化產能投產后獲得一線生機。
日本最大的化學公司——三菱化學已經在今年啟動了一系列的重組措施,但仍然不足以應對挑戰。日本野村證券公司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雖然三菱化學的重組步伐比競爭對手大得多,特別是在石化業務領域,但我們仍然認為公司需要從更多的業務領域撤離,或進行一些大型的并購,從而重回增長軌道。”野村證券認為,三菱化學公司需要削減大宗石化產品業務,以進一步減少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應該有選擇性地快速進入新的領域以獲取全球市場份額。據悉,三菱化學已預留出26億美元用于業務并購,同時有日本媒體報道,三菱化學可能收購三菱麗陽公司。
其它日本化學公司也面臨著同樣的業務重組壓力。
日本另一化學公司三井化學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并制定了公司戰略——將發展重點集中在新興市場,同時增加高附加值產品產能。11月初,三井化學公司宣布,公司已經與中石化就苯酚及三元乙丙橡膠(EPT)的合資項目達成了協議,預計兩合資項目的投資總額將達到600億日元。中石化與三井化學早在2006年4月就以對等出資的方式成立了雙酚A合資公司——上海中石化三井化工有限公司(SSMC),該公司12萬噸/年雙酚A裝置已于今年1月開始商業運行。
為加強合作,中石化與三井化學于今年4月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對苯酚及其下游衍生物共同開展可行性研究,同時對三元乙丙橡膠(EPT)等功能性產品的合作項目進行探討。SSMC將新建的25萬噸/年苯酚裝置預計在2013年投產,苯酚將供應現有的雙酚A裝置。此外,中國石化旗下上海高橋石化公司將把一套12萬噸/年的苯酚裝置轉給SSMC。
三井化學是全球第二大苯酚系列產品的生產商,其目標是成為全球第一,并希望成為亞洲最大的EPT生產商。該公司其他業務的發展戰略包括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乙烯和α烯烴齊聚物進行擴能。
日本住友化學公司因在沙特擁有拉比格煉化合資公司而具競爭優勢,但其面臨的問題是該合資項目的延遲投產。野村證券預計該項目將在今年底才能進入滿負荷生產狀態,估計推遲投產對公司2009~2010財年造成的損失將達到100億日元,一旦滿負荷生產,對公司2010~2011財年的利潤貢獻將達到330億日元。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