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未來四十年的發(fā)展方向
2009-12-16 來源:網絡
關鍵詞:低碳經濟 哥本哈根會議
2、哥本哈根會議猜想
雖然,《京都議定書》規(guī)定到2012年,所有發(fā)達國家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這6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
不過實際減排效果并不理想,雖然41個締約國2006年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了4.7%,但這主要是東歐經濟轉型國家貢獻的結果,東歐經濟轉型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37%,而非經濟轉型的發(fā)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卻增加了9.9%。由于經濟下滑,轉型國家2000年以前碳排放量減少,但2000年以后隨著經濟逐漸復蘇,轉型國家的碳排放量呈現逐年上升的態(tài)勢。從主要發(fā)達國家的減排量來看,美國14.4%、澳大利亞28.8%、西班牙50.6%、意大利9.9%、日本5.3%、歐盟-2.2%,這些國家和地區(qū)離減排目標仍有很大差距。
克林頓政府時期,美國曾于1998年11月簽署了《京都議定書》。然而考慮到減碳承諾可能會帶來國內經濟衰退,通貨膨脹、生產成本上升、出口減少、資本外流等一系列問題,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會影響美國經濟發(fā)展”和“發(fā)展中國家也應該承擔減排和限排溫室氣體的義務”為借口,宣布拒絕執(zhí)行《京都議定書》。2009年6月26日,美國眾議院投票通過了《美國清潔能源和安全法案》。該法案是奧巴馬政府頒布的首個以限制污染與全球氣候變暖為目標的立法,它規(guī)定了美國在未來的碳排放量控制指標;并且這份法案當中,第一次引入了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機制案。奧巴馬認為這項法案將轉變美國生產和利用能源的方式,而在創(chuàng)造清潔能源經濟方面領先的國家也必將領導21世紀的全球經濟。法案中的一些措施將促進清潔能源技術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數百萬個就業(yè)崗位,有助于美國領跑世界經濟。美國政府的減排目標與京都議定書中2012年減排7%的目標相比,差距并不大,美國政府很有可能會接受一個適中的減排指標,如到2030年相比2012年減排25%。
即將在12月舉辦的哥本哈根會議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預計哥本哈根會議將會有三種結果:一、不達成任何協議;二、達成全球減排的框架性協議;三、各國就具體減排指標達成共識。預計此次會議達成全球減排的框架性協議可能性較大,短期來看現有的CDM機制仍將得到維持。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