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是上海期貨交易所螺紋鋼和天然橡膠期貨進行雙邊收費試點的第一天,從當天情況看,此前市場所擔憂的成交萎縮情況并未發生,也沒有對價格波動產生明顯影響。相反,兩個試點品種當日成交量均超過今年日均值。
上期所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當日天然橡膠期貨成交93.2萬手,超過今年72.6萬手的日均成交量;螺紋鋼期貨成交量為172.74萬手,也較年內日均成交量多7500手。從國內期市看,16日總成交1086萬手,較15日下挫12.1%,其中,上海、大連和鄭州市場分別成交3100 億、2134億元和1552億元。
對于此次手續費調整試點,分析師普遍表示樂觀。長城偉業分析師謝趙維認為,手續費政策是中性調整,不會對價格走勢產生明顯影響。上海中期分析師陳悅表示,關于投資者對手續費上調表現出來的行為,期貨公司應加強市場風險監控和投資者教育工作,并根據投資者的交易習慣和風險偏好,制定相應的交易管理和風險控制手段,引導投資者樹立理性投資理念,確保市場規范平穩運行。
中鋼期貨總經理申仕伏指出,短期內手續費雙邊測試工作可能對成交量有一定影響,但從長期看,這對市場發展是有利的。投資者不能將目光局限在手續費高低上,作為期貨公司,不能僅僅依靠低廉的手續費來吸引投資者。期貨市場的不斷發展,需要更加成熟的投資者,需要更加規范的投資方式和理性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