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業加速
與渤商所后來居上不同,上海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期所”)在原油期貨品種研發上,已經持續投入了超過5年。
2005年以來,上期所總經理助理褚玦海在多種場合呼吁原油期貨上市。在近期召開的“第五屆中國期貨業大會”上,上期所總經理楊邁軍更是明確表示,2010年要將推出原油期貨和白銀期貨作為奮斗目標。
“合約草案早在2007年就送呈有關部委論證過。對于具體細節,我們不能說太多,但上期所對原油期貨的期待程度非常高!痹摻灰姿茉椿げ恳晃徊辉妇呙娜耸客嘎,2004年燃料油期貨甫一上市,上期所就把推出原油期貨作為最主要的品種展開研究,但這一品種始終未獲得有關部委認可。
記者獨家獲知,2009年10月底,上期所曾在北京與國家發改委、中國證監會、商務部有關司局負責人共同座談推出原油期貨的可行性。消息人士透露,這次座談中,上期所直陳“借助原油期貨,實現中國原油價格”的緊迫性與不可替代性,討論了設計合約草案有關內容,尤其是實物交割瓶頸如何破除的問題,得到與會人士普遍認同。他同時透露,中石油、中石化都委派了中層干部參加本次座談。
“渤商所成功將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引入到了推出原油現貨合約開發中。事實上,未來交割油源將來自中俄石油管道的中俄合資項目天津東方石化,這恰恰為渤商所滿足實物交割要求提供了最佳保障。”前述象嶼期貨人士稱,與渤商所的春風得意相比,上期所能否最終叩開中石油、中石化的實物交割大門,對推出原油期貨至關重要。
記者同時從證監會有關部門獨家獲知,在推出原油期貨問題上,會內口徑統一傾向于上海推出。
政策大清障
知名能源戰略專家武建東對眼下原油銷售權實施政策管制的現狀感到無奈!半m然發展期貨和中遠期現貨市場,對解決預期利益和現貨利益之間的平衡將產生積極意義。但現實中,大多數參與者并不擁有原油銷售權的牌照,這勢必導致無論渤商所推出的現貨連續交易合約,還是預期上期所推出的原油期貨,都會淪為資本炒家的投機平臺!蔽浣|分析稱,業界普遍預期,原油銷售權核準制度未來會出現松動,但政策大清障的時間節點很難判斷,具體要看國內決策機構對推出原油期貨的信心和決心有多大。
前述商務部消息人士透露,10月底的座談會上,上期所也對實物交割環節的原油牌照問題表示憂慮。該人士稱,政策松動的預期是肯定的,目前我國對外原油依存度已經超過50%,這意味國內需要有更多的煉化企業能夠直接參與到國際油源的配置與再分配進程。
息旺能源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共有5家央企擁有原油的國營貿易進口資質,另外22家企業擁有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資質;國內主要的原油生產商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陜西延長集團;而獲得原油銷售資質的企業達到19家,也多為以上央企下屬企業。因此該機構認為,在未有新的政策明確原油資源配置問題之前,國內仍然遵循“原油全部由國家統一配置,不得自行銷售”的原則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