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雄逐鹿終見分曉 天津首發原油現貨中國價格
2009-12-21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關鍵詞:原油現貨中國價格 中國石油流通體制 BOCE
上周五(18日),CBN記者在天津市火車站旁的進步道48號渤海商品交易所(BOCE),見證了“連續現貨交易”平臺上首個原油“中國價格”的誕生。
在京津滬三地角逐大宗商品市場中搶盡風頭的BOCE的組建,被天津市市委常委、副市長崔津渡稱為濱海新區創建全國金融改革創新基地的新舉措。
其實,兩天前(16日),不甘落后的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下稱“北商所”)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支持下剛于北京CBD地區承辦了“2009年大宗商品電子交易發展論壇”,聲勢之大頗有與BOCE爭鋒之意。四個月前獲批籌建的北商所,其高管團隊則來自2007年成立但至今未正式開展交易的北京石油交易所。而本月初(1日),擁有國內四大石油公司為其豪華股東陣容的上海石油交易所(SPEX),剛推出了首個石油化工產品的連續現貨交易平臺,不過這一國內成立最早的石油現貨交易所試水的是燃料油品種。
而所謂的“連續現貨交易”,是指交易商通過交易所電子交易系統進行交易商品的買入或賣出的價格申報,經電子交易系統撮合成交后自動生成電子交易合同,交易商可根據該電子交易合同約定自主選擇當天或延期交割的一種交易方式。這有別于期貨交易和通常的大宗商品中遠期電子交易,更類似于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可展期的當日現貨(cash)交易。
為平衡每日實物交割申請未獲得滿足的交易商的利益,連續現貨交易還采用了延期交割補償制度。由首開黃金“T+D”延期交割交易的上海黃金交易所設定的每日萬分之二延期交割補償金費率,目前也正為SPEX、BOCE沿襲。
原油作為全球貿易體系中地位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其國際定價主導權已經歷了由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向期貨交易所的NYMEX、ICE轉化的過程。而在市場化改革已走過三十年的中國,公開、透明、高效的原油報價機制一直缺位。
有志于推動中國石油流通體制市場化進程并定位于國內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綜合性商品交易所的BOCE,則充分依托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試的政策支持,并在體制、機制、交易(開設夜盤可24小時交易)、資金管理(七大商業銀行可提供全國聯網的資金結算)和服務(已有五十多家綜合授權服務機構可為合格機構、個人投資者開通交易通道服務)等五方面嘗試創新,最終在京津滬三地大宗商品現貨交易中心尤其是分量最重的原油市場的角逐中脫穎而出。
首日交易日結束時,價格高開高走的BOCE原油連續交易合約共成交了25598手(每手1噸),訂貨量則達14870手。不過,同時上市的焦炭連續交易合約,全天僅成交486手(每手1噸)。且因為有關技術系統尚待周末測試,首個交易日并未見開出夜市。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BOCE獲天津市政府批準成立不過四個月即搶先推出原油交易未免倉促,但該交易所董事長亦曾為SPEX總經理的閻東升則向媒體表示,該市場首日成交情況好于預期。而該交易所研發部總監張雄會博士還向CBN記者介紹,由于國家發改委剛放開長達16年的煤炭價格管制,未來焦炭品種的活躍應指日可待。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