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煤化工、維生素C等產業重復建設問題突出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12月30日上午召開“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第四次部門聯合信息發布會,由發展改革委產業司、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負責同志介紹貫徹落實國發[2009]38號文件精神,規范和引導煤化工、風電設備等行業健康發展方面的有關情況。
據介紹,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影響,黨中央、國務院英明決策,按照“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原則,先后出臺了包括石化工業在內的十個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制定頒布了一系列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的對策措施。
在這些政策措施推動下,石化行業走出了去冬今春的低谷,實現了平穩運行;醫藥行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經濟效益顯著增加,并為防控甲型流感提供了較為堅實的物資保障。可以說,石化和醫藥行業在擴內需、保增長方面已取得明顯效果。
全國在建電石項目31個、甲醇項目25個投運后加劇產能過剩
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李寧寧副司長在今日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目前煤化工產業存在重復建設、盲目發展的勢頭。2009年焦炭新增產能3000萬噸左右。目前全國在建電石項目31個、產能700萬噸。甲醇項目25個、產能860萬噸。這些項目全部投運后,將進一步加劇產能過剩矛盾。
煤化工產業分為傳統煤化工和現代煤化工兩種。傳統煤化工主要包括合成氨、甲醇、焦炭和電石四種產品。由于國內煤多油少氣貧的資源稟賦,傳統煤化工在我國已有很長的發展歷史,主要產品產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近年來,傳統煤化工的產能增速高與需求,產品供大于求的態勢不斷擴大,裝置開工率不斷下滑。2008年全國焦炭的產能利用率在80%左右,電石約68%,甲醇53.6%,今年甲醇受進口劇增的沖擊影響,開工率進一步下滑到44%。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焦炭新增產能3000萬噸左右;目前全國在建電石項目31個、產能700萬噸;甲醇項目25個、產能860萬噸,這些項目全部投運后,將進一步加劇產能過剩矛盾。此外,各地還規劃了一批傳統煤化工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