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烯烴投資熱度左右東華科技MTP前景
2009-12-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甲醇 丙烯
東華科技上周五(12月4日)公告,公司參與投資開發的流化床甲醇轉化丙烯(FMTP)工業技術項目已完成專家委員會鑒定工作。當日,公司股票以漲停報收。
那么,東華科技的這個公告有何意義呢?
從產業上看,這個公告宣布了我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制丙烯技術的誕生,實現了丙烯轉化原料多樣化和“對石油的部分替代”,并能緩解甲醇產能過剩局面,延伸煤化工產業鏈。FMTP即煤制丙烯,是石油替代品。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人員曾介紹,當國際原油價格35美元/桶時,原油路線烯烴成本是5300元/噸。走煤制烯烴路線的話,除非煤價超過513元/噸,否則煤制烯烴的成本不會超過5300元/噸。中國富煤,如果項目自備配煤,煤炭開采成本一般150~200元/噸,因此煤制烯烴經濟性可期。
而要想知道其對東華科技的影響,則首先要清楚公司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在公告中,東華科技首先明確:作為該套工業試驗裝置的工程總承包商,公司全面參與了FMTP技術的開發和建設工作,積累了相當的FMTP項目工程建設經驗,從而為公司開拓FMTP項目建設市場奠定了基礎。
其次,據公告,FMTP技術中,清華大學占30%的知識產權和收益;中國化學工程集團股份公司占24%;中國天辰化學工程公司占18%;東華科技占18%(中國化學、天辰公司和東華科技為同一實際控制人);安徽淮化集團有限公占有10%。
據此,東華科技獲取收益的途徑有兩個:一個是技術有償轉讓或使用許可的收入;一個是公司負責與MTP工程相關的工業化裝置的設計與總承包項目帶來的工程建設收益。其中,工程建設一般沒有暴利,收益相對穩定。
所以,從收益的角度看,作為施工方,油價上漲對東華科技沒有直接影響,但是,油價上漲,煤制烯烴經濟性顯性,會刺激業主投資煤烯烴,為東華科技帶來更多技術市場和工程市場。不過,目前來看,煤制丙烯的建設速度或許不會很快。目前,國家發改委只審批了神華集團一個MTO項目作為產業化試點。
而作為技術方,東華科技的局限性很大。MTP技術中,中國化學通過三個關聯方持有60%股權,這意味著中國化學控制著該技術轉讓的方式,換句話說,該項目的產業化應用是選擇以自己投資建設煤烯烴項目的方式呢,還是選擇只賣技術,這個決定權在中國化學。而且,假設選擇自建煤烯烴項目,那么,由于中國化學是香港上市公司,東華科技只是其“孫公司”,于是東華科技參與度能有多大,就成為一個問題。
由此綜合看來,東華科技受益MTP的程度,將取決于國內對煤烯烴的投資熱度。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