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委員王天凱表示,努力推進紡織行業在三個方面實現提升,包括搞好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有序推進紡織產業區域結構調整等。
當前紡織工業正值產業調整升級的關鍵時期。本屆兩會,全國政協委員王天凱將就目前紡織行業在貫徹落實中央宏觀經濟政策和《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過程中遇到的一些重點、難點問題,提出自己的提案、建議和意見。
“現在紡織業迫切需要做好兩件事。”王天凱說,“一是搞好市場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練好內功,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努力實現2009年紡織行業平穩較快發展。這也是落實紡織調整振興規劃的首要任務。二是抓住行業調整振興規劃的主要精神,在因地制宜,搞好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支持并形成一批擁有自主創新能力、致力于體制創新和模式創新、對產業拉動有示范作用的骨干企業;因勢利導,有序推動紡織產業區域結構調整,發揮行業的比較優勢這三方面實現提升,真正打通行業3年調整振興和未來長遠發展之間的連接通路。”
王天凱認為,2009年國內外經濟形勢嚴峻,我國GDP實現8%的增長目標任務艱巨。紡織行業09年一定要努力實現平穩較快發展,這是貫徹落實行業調整振興規劃的首要任務,也是提振行業信心的重要方面。
王天凱指出,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市場壓力是擺在紡織企業面前的主要問題。因此,落實規劃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市場問題。
王天凱認為,目前國際市場的“需求疲軟”實際上是金融危機造成的消費結構變化。由于金融危機影響日益深入、農村市場需求逐步擴大等原因,這種消費結構變化在國內市場也同樣存在。因此,積極應對國內外市場變化,調整產品結構,穩定原有市場,開拓新的市場,這是當前行業企業緊迫而重要的一項工作。
王天凱認為,在千方百計戰勝當前困難的前提下,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和行業企業應統一思想,在貫徹落實《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的3年里,努力推進紡織行業在三個方面實現提升。
一要因地制宜,搞好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王天凱指出,紡織行業99%以上都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整體水平的提升事關紡織業全面提升的大局。
二要集中力量,重點支持一批擁有自主創新能力、致力于體制創新和模式創新、對產業拉動有示范作用的骨干企業。王天凱說:“對于企業來講,技術改造、產品開發、品牌建設、營銷模式等能力的培育是一個有機整體,這些能力綜合起來,才構成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單獨突出哪一方面都是不科學的。任何一個行業都要擁有一批在技術改造和產品開發上有獨到之處、擁有自主品牌、創新營銷模式、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他們的價值在于能為行業提供一個發展創新的模式和范本。因此,集中有限資源,切實支持一批綜合能力強的骨干企業,對于紡織行業整體提升將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三要因勢利導,有序推進紡織產業區域結構調整。近年來,東部沿海地區的紡織產業開始向中西部地區轉移,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自主選擇。王天凱認為,為推進紡織產業轉移有序進行,目前迫切需要加強政府搭臺、行業指導、規劃和規范的力度。
王天凱指出,《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是立足解決當前困難、又兼顧行業長遠發展的一份3年規劃,如何把“保持行業當前平穩較快發展”和“促進行業未來健康發展”結合好,是貫徹落實規劃的首要問題。他反復強調,貫徹落實行業調整振興規劃,不能只談技術改造,不談機制、體制創新。如果我們只著眼于星星點點的技改項目,那就相當于把這份針對行業整體調整和提升的重要文件僅僅理解為一份技改創新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