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創新 與時俱進的帶頭人——秦皇島方圓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智勇
2009-4-20 來源:中國日用玻璃信息網
關鍵詞:玻璃纖維 方圓玻璃 張智勇
與時俱進,堅持科學發展觀
方圓公司成立后,面對玻璃制品行業競爭激烈的嚴峻形勢,張智勇以貫徹黨的十五大、十六大會議精神為主線,積極推進企業內部改革進程。他力主將企業的長遠發展視為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成功的標志,努力實現管理創新、科技創新和觀念創新。
--管理創新。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實行規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根據《公司法》的規定,由股東選舉產生了五人組成的董事會。監事會三名成員中兩名由股東選舉產生,另一名為職工代表選舉產生。并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的需要,設置了高效、精干的管理機構,合并職能,壓縮人員。
在內部管理工作中,對物資管理抓住供應、銷售兩個關鍵環節搞公開,努力降低采購成本,強化銷售促進資金流動;對人力資源管理則在妥善安置原企業全部職工的基礎上提倡“一專多能”,為培養復合型人才提供發展平臺,通過推行崗位工資制度,重點提高關鍵崗位、技術崗位和高素質短缺人才的工資水平,堅持崗變薪變,易崗易薪的原則,強化激勵機制促進員工積極性的提高。
--科技創新。一是在生產工藝上創新,注意摸索總結經驗,加快制瓶過程中的換產速度,提高生產率;在退城進郊工程中實現了三個創新:在全國率先將節能技術應用到球窯,噸成品煤耗比原來降低50%以上,從源頭上減少了污染;改變了原來的半圓型工作池的模式而采用了通道制球的新工藝,有力地提高了單窯的生產能力;采用通道法池窯拉絲技術,拓寬了企業的經營領域。
二是在生產品種上創新,不斷開發新產品。公司充分利用全國啤酒廠家改變瓶型的機遇,先后開發出各種類型的啤酒瓶,滿足市場需要。同時,新上拉絲生產線,實現了向玻璃纖維領域的拓展。
--觀念創新。在經營理念上,張智勇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為原則,立足長遠。改制以來,企業雖然實現了一定的利潤,但在經過股東通過的紅利分配方案中,明確將大部分利潤作為企業發展資金,用于技術改造等方面的投入。幾年來,企業自籌資金新上了玻璃纖維生產線,一條新的制瓶生產線。為企業發展留足了后勁,增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同時,在企業發展上,堅持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公司從2003年4月16日起實施了退城進郊搬遷工程。在這個項目中,張智勇從始至終強調環保意識,以建設“節約能源余熱利用型、節約資源廢物再生型、節約水源用水循環型、保護生態工廠環保型”企業為目標,該項目中的球機冷卻水、放玻璃水和水封水三大用水系統基本實現了密閉循環,既節約水資源又減少了向周圍農村排水所帶來的麻煩;生產中產生的廢絲和碎玻璃經加工、洗撿后,再入爐熔化,杜絕了廢物污染;采用煤氣煙道廢氣水噴淋后排入耐酸內襯煙囪方案,達到“煙囪不冒黑煙”的環保要求;在貯煤場興建了循環水貯放池,利用廢水對煤場進行噴淋降塵,大大降低了煤塵污染,在創建環保型工廠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
2005年,公司根據市場需要,在懷來投資建設了玻璃瓶廠,目前已形成年產10萬噸玻璃瓶的生產能力,成為當地的支柱企業之一。
2006年,公司又自籌資金新上了一座年產6萬噸的球窯,年產中堿球的能力達到12萬噸,占據全國中堿球市場的半壁江山。到2007年7月,公司已全部完成退城進郊工程。在這個工程中,由于公司大力推進節能型窯爐的應用,為今后的跨越發展奠定基礎。企業呈現出蒸蒸日上的良好的發展勢頭。
正是由于張智勇在工作中努力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認真做好每項工作,增強了職工對企業的信任,保證了企業經濟工作的開展。改制后的七年來,企業的經濟工作連年取得好成績: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勝利地完成了退城進郊工程,為企業發展創造了新亮點;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認認真真地抓好生產經營工作的同時,以抓好黨組織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為重點,卓有成效地開展各項工作,公司黨委被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堅持依法管理,認真落實政府改制政策及有關的法律法規,被評為“河北省AAA級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堅持誠信經營,不斷提高企業及產品的信譽度,公司所使用的“方圓”牌商標被認定為“河北省著名商標”;公司連續四年成為全省輕工行業排頭兵,進入市民營經濟綜合實力二十強企業行列。
由于他不懈的努力和突出的成績,他本人多次獲得省“日玻行業經濟效益十佳企業優秀廠長”、省和全國“優秀包裝企業家”稱號;2000年獲“全國輕工系統勞動模范稱號;2002年獲首屆“河北輕工創業者”稱號;省“優秀私營企業家”稱號。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洪文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