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機,意味著有危難,也有機會,市場總是存在的,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也是個危機,在那時有企業逆流而上蓬勃發展,也有企業銷聲匿跡了。一個成功的企業,是隨時存在著危機意識,而不是等某一階段的危機出現了,才去處理這個問題。目前經濟寒冬來襲,金融風暴在中國大陸也迅速蔓延并擴張,很多企業僅僅只能維持生存,一些公司開始裁員,緊縮成本支出,有的甚至已經停產。在這樣的危機下,我們更加要努力耕耘,用我們的智慧度過寒冬,沒有夕陽的行業,只有夕陽的企業”。陳永雄先生堅定而有信心說。
面對危機,首先客戶服務勢在必行。陳永雄先生說:“我們把這場危機樂觀的看待成紡織助劑行業洗牌的機會,這對我們是一次很好的機遇。我們可以在企業增長狀態下做些一直未能做的很好的事情,比如注重服務的模式,爭取做到比對手好。我個人認為要使企業長久經營,那必須先認清你在這個行業里的定位和價值在哪里,你能提供給你的客戶是什么,你的技術是否夠專業夠專注。”
為了更好地為助劑廠商服務,成大(上海)化工公司投資大筆資金設立應用實驗室。陳永雄先生說:“我們充分利用公司研發的實力,針對客戶的需要,開發一些面向客戶需求的合作案,在這個方面我們已經有一些很成功的案例,比如我們研發的有機硅耐堿、溶解度高,克服了以前的有機硅不能乳化、不能染色、破壞吸水性的缺點;利用納米材料研制的光觸媒已經獲得了中國、美國、日本的專利,被廣泛應用于太陽能、玻璃、涂料涂層等行業,這些產品的生命周期性會比較長。只有深入到客戶生產的第一線,你會發現我們的一些技術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就是需要有人用心的去發掘, 這是一塊很有潛力的市場。”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陳永雄先生對紡織行業發展依然充滿信心。經濟周期的“繁榮、衰退、蕭條、復蘇”就像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四季輪回一樣,其實企業的冬天就是你的企業正處于離市場和消費者較遠的某個時候和地方,并不是大家所想的那么悲觀。也許有的企業就在這天寒地凍的時節找到應對方法正在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