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化工區:節能減排緊扣循環經濟產業鏈
2009-5-12 來源:
關鍵詞:乙烯焦油
一個專業的化工園區,如何才能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產品效率最優化、污染排放最小化、經濟發展持續化?寧波化工區通過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把相關聯的企業安排在相鄰的地塊,對接原料、利用廢物,努力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以充分利用資源,減少“三廢”(廢氣、廢水、固體廢物)排放,通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現在已取得了顯著效果。
根據循環經濟發展理念,園區重點以煉油及乙烯為龍頭,重新對園區功能進行定位,優化產業布局,劃分了石化源頭產業、合成材料產業、高分子產品產業和精細化工產業4個產業區塊。在引入項目時,園區實行選商引資,重點考慮循環鏈的需要,而對于非循環鏈的項目和污染嚴重的項目不予引進。在園區引進企業的布局中將相關企業盡可能布局在相鄰地塊,大力優化產業布局,減少物料的運輸途徑。
德泰化學有限公司是一家利用乙烯焦油等“廢物”生產炭黑的企業,炭黑再送到旁邊的橡膠廠作原料,橡膠廠利用炭黑生產橡膠制品。在寧波化工區,像這樣“變廢為寶,循環利用”的產業鏈比比皆是:用鎮海煉化出來的“廢料”――液體硫磺,作為“巍華化工”生產硫酸的原料,硫酸又是“新福鈦白粉公司”生產鈦白粉的原料,“新福鈦白粉公司”的廢硫酸又給磷肥廠生產磷肥,用于農業生產。同時,“巍華化工”在生產硫磺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熱量,可并入園區管網,供其他企業使用,每年產生的經濟效益達500多萬元。
這些只是寧波化工區循環經濟產業鏈中的一個縮影。如此環環相扣的產業布局是怎么做到的?當然,這一切取決于規劃先導。
早在建立之初,寧波化工區就在思考“如何在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同時發展經濟”這道難題。管委會領導層在實踐中得出總結,園區要發展,只有按照鎮海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園區周邊鎮海煉化、鎮海液體化工碼頭等大工程、大設施的作用,做好科學合理的規劃,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從2002年開始,寧波化工區先后完成了寧波化工區總體規劃、寧波化工區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寧波化工區區域風險評價、寧波化工區產業規劃、寧波化工區物流規劃、寧波化工區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等重大規劃課題的研究和編制,全部通過了專家評審,并獲得了主管部門的批準。2005年5月,由寧波市環保局牽頭,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對寧波化工區如何開展循環經濟進行研討。同年9月正式委托浙江大學編制寧波化工區循環經濟實施方案,12月完成了方案的初稿。2006年3月由寧波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對寧波化工區循環經濟實施方案再次進行研討。同年5月,方案通過了由省發展改革委組織的專家評審。
如今,按照循環經濟實施方案,寧波化工區循環經濟產業鏈以縱、橫向兩條鏈不斷延伸推進。其中,縱向鏈以大型石化龍頭為主線,按“油頭化尾”的原則,以上一個企業的產品作為下一個企業的原料,使資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充分依托大乙烯工程的衍生產品生產芳烴、乙烯胺、石油樹脂等項目,而這些產品又可以成為園區內其他企業的主要原料。橫向鏈則以大企業的“三廢”為原料,生產市場所需的各類產品,實現資源再利用。2005年9月寧波化工區成為寧波市循環經濟試點園區,11月又被省發展改革委列為浙江省生態園區試點園區。
循環經濟產業鏈的構建,使寧波化工區逐步形成了以資源節約型、清潔生產型、生態環保型為特征的發展格局。據統計,2007年,寧波化工區區域內實現工業總產值超過900億元,比上年增加了10%以上,而單位GDP能耗卻下降了4%。對產業鏈中的15家化工企業的統計表明,他們在每年總計增加1.2億元效益的同時,削減有機廢氣排放1.5億立方米,減少廢渣排放2.4萬噸,減少廢水排放100萬噸。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