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加大在中國投資,國內巨頭紛紛跑馬圈地,中國和中東迎來新一輪乙烯投資建設風潮 ――全球乙烯產能將從2007年的1.25億噸增加至2010年的1.45億噸,到2013年將增加至1.48億噸 ――國外報告顯示,到2010年全球乙烯過剩產能將達到1700萬噸
4月份,中國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下降6.6%;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下降9.6%。
在工業品出廠價格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下降8.1%。其中,采掘工業下降21.5%,原料工業下降10.3%,加工工業下降5.4%。生活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7%。其中,食品類價格下降2.7%,衣著類價格下降0.1%,一般日用品類價格下降0.4%,耐用消費品類下降2.7%。
化工產品部分價格下降較大,其中,順丁橡膠同比下降34.6%,聚苯乙烯價格下降22.1%,滌綸長絲下降19.4%。
就在石化產品價格仍沒多大起色之時,國內石化產業投資仍在快速增長,尤其是大型乙烯項目投資。
全球石化增長的60%來自亞洲,中國又占亞洲一半
“未來10年,全球石化產業增長的60%將來自亞洲,其中中國至少占據一半份額。”5月8日,埃克森美孚公司副總裁、埃克森美孚化工公司總裁裴力浩在中國上海作出了以上預測。
這一天,是埃克森美孚化工中國研發中心在上海舉行奠基儀式。裴力浩預計,全球對聚乙烯、聚丙烯和芳烴等主要石化產品的需求增速將比全球GDP高2%~3%,其中亞洲增速最快。
金融危機讓石化巨頭們削減了投資預算,埃克森美孚沒有幸免。受全球石油和天然氣價格的急劇下跌以及全球經濟衰退影響,公司第一季度利潤下跌58%,為45.5億美元,遠低于去年同期的108.9億美元。原定于今年29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預算會發生變化。
5月10日,科威特國家元首薩巴赫.艾哈邁德.賈比爾.薩巴赫到訪中國,并主持了五項協議的簽字儀式。其中,最引人關注的當屬能源合作協議。
據科威特駐中國大使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科威特打算在中國南部建設一家合資煉化廠,這將是油氣領域中最大的一家合資企業。這家合資煉化廠將以科威特原油作為生產原料,總投資約70億美元。該項目還包括建設一系列加油站。
據了解,早在2005年,中石化和科威特石油公司就籌劃在廣東開展煉化一體化項目。按照原先的規劃,上述合資該項目的原油年煉化能力將達到30萬~35萬桶/年,其乙烯產能將達到100萬噸/年。但該項目在2007年底獲批開展前期工作后因環保等因素一度陷入僵局。
巴斯夫關閉了全球80座工廠,對約100個裝置進行減產,并推遲重慶MDI項目,但卻投資9億美元加速推進南京揚-巴二期工程。巴斯夫將與中石化共同投資9億美元,將該工廠的乙烯裂解裝置年產能由60萬噸提高至75萬噸。
跨國公司加快在中國布局也有以下理由:
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統計數據則顯示,一季度中國石化業出現了明顯的回暖跡象,石化產品產量、表觀消費量都在回升。而隨著《振興石化行業規劃細則》的出臺,乙烯等及下游相關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