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PTA上游的直接原料是MX(混二甲苯)和PX(對二甲苯),因此PTA的產量也主要受到PX和MX供應的限制,而PX和MX是來自于原油裂解工藝的副產品,作為一種副產品,當然不可能與成品油的生產一樣能夠“隨心所欲”控制產能,而目前中石化、中石油(11.95,0.00,0.00%)等成品油主要供應商,因國內成品油價格(特別是柴油價格)對其“不具有吸引力”,為了確保利潤,2008年10月至今就一直在“控制產能”,有意減少市場供應量,進而導致國內PX和MX等芳烴類的副產品供應量一直在減少。
自2008年10月份以來,由于國際原油的價格大跌,導致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的呼聲高漲,但中石化、中石油等主要成品油供應商因與國際原油供應商簽訂的均是長期供貨協議,原油進口價格幾乎都是在100美元桶甚至更高的價位鎖定的,這就導致如果國內成品油價格繼續下調,將造成上述企業嚴重虧損,因此為了保證利潤(或減少虧損),其不得不選擇限產保價的策略,進而造成國內其他只有通過石油裂解才能產出的副產品供應量緊張的局面,PTA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此最終導致PTA價格下跌的因素很可能就是:因原油價格持續上漲,而造成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進而造成國內成品油供應商增加成品油供應(增加裂解),從而徹底改變PTA市場的供需格局,導致PTA價格下跌,即PTA再度與原油發生“背離”走勢,不過這次就是PTA價格的下跌伴隨著原油價格的上漲了。
根據國家發改委2009年3月25日最新發布的成品油調價機制:以20天為周期對國際油價進行評估,若國際油價連續20天日均漲幅或跌幅超過4%,就應考慮對國內成品油價格進行調整。目前國際原油在53美元/桶附近徘徊,從形態上來看大有突破“旗形整理”,上攻70美元/桶之勢,并且從時間上來估計(按照旗形整理形態來估算),很可能在28天左右完成其漲幅目標。如果屆時成品油價格上調,那么國內所有的成品油供應商都會增加成品油的產量,以彌補1季度的產量不足造成的損失,進而造成其副產品的市場供應量大增,屆時聚酯行業和其下游的紡織品行業能否消化其突如其來的龐大的市場供應量呢?
目前PTA的下游聚酯價格持續上漲,使得廠家暫時能夠轉嫁PTA價格上漲的成本,這也為PTA價格上漲暫時提供了支撐。但是下游紡織行業的旺季即將過去,聚酯廠家的原料備貨過程也將結束,PTA的需求支撐必將有所減弱。
從宏觀上來看,國內紡織品行業的產能過剩是有目共睹的,今后紡織品行業能否“健康發展”,仍取決于紡織品產業的結構性調整是否“充分”,即國內市場消費的啟動是否能將過剩的產能逐步消化掉。
如果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并達到國內成品油調價的條件,那么必然會成為PTA價格下跌的“導火索”。而“成本推動”因素對PTA價格的影響仍將退居次席,除非原油價格重新站上100美元/桶之上,“成本推動”因素才可能占主導作用。即使原油價格不“大幅上漲”,或者沒有達到成品油調價的條件,由于下游紡織行業的旺季也即將過去,聚酯廠家的備貨欲望也將大大減小,屆時同樣能夠緩解PTA上下游產業鏈中的各種供需矛盾,因此我們認為PTA的價格拐點可能出現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