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主辦,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中國紡織國際交流中心和蕭山區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化纖會議(蕭山2009)6月11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金馬飯店召開。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許坤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協調司副司長賀燕麗、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鄭植藝、中國工業與信息化部消費品司副司長王偉等國家、協會有關領導蒞臨會議。來自美國、歐盟、日韓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代表數百人參加會議,共謀化纖產業可持續發展大計。本次會議的主題是“金融危機與化纖產業”。會議圍繞世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機對行業的影響、化纖行業經濟發展走勢以及當前行業的一些熱點和難點等問題深入探討,以“推動高新技術纖維產業化及其應用,加快生物質纖維材料產業化進程,實現化纖產品柔性化、多樣化、高效化、高附加值化的生產,加快多功能和差別化纖維的研發和紡織產品一條龍的應用開發,發展循環經濟和深化行業結構調整”為主題,凝聚共識,強化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和繁榮。
會議上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鄭植藝在會議間隙,接受了中國多家媒體的專訪。在談及蕭山化纖行業時,鄭植藝認為,蕭山化纖行業抗風險能力較強。據悉,2008年,蕭山化纖紡織產業運行質量和全國同行業相比是很優秀的。比如說運營能力指標,五項指標中有三項指標都非常好,盈利能力指標更是表現得非常好,行業平均利潤率水平全國是0.93%,而蕭山是1.63%,高出0.7個百分點;成本費用利潤率,全國是0.95%,蕭山是1.65%,高出0.75個百分點;特別是總資產報酬率,全國平均是2.3%,而蕭山是5%;凈資產收益率,全國2.6%,蕭山是8.6%。在紡織行業當中8.6%是排在第一位的。蕭山化纖紡織產業為何會有這么大的抗風險能力,鄭植藝認為,覺得首先是產業集中度高,我們聚酯產業占全國13%,滌綸長絲占全國21.6%,氨綸占到全國16%。蕭山有產業鏈的優勢,更重要的是蕭山是以織造大省的優勢發展了化纖產業。進入新世紀以后,蕭山化纖產業是中國化纖產業蓬勃發展,或者說優質資源發展的模范,是一面紅旗。另外蕭山化纖產業在兼并重組方面,在全國化纖產業起到先導作用。
在新時期,蕭山化纖紡織產業如何再發展,鄭植藝認為第一要做好“三個堅持帶動三個改變”;第二要做好“兩個重視”。要堅持大集團大公司戰略,改變擴張的方式和模式,具體來說要從自身產能擴張為主,轉變到并購重組和淘汰落后、更新改造并重的發展模式。并購重組是非常好的路。像邱建林就到上!俺缘簟卑Aι40萬噸聚酯纖維項目,并且沒有形成新的競爭,這是非常好的。堅持技術進步,從全靠自力更生的創新模式,轉變到自主創新和充分應用公共平臺相結合。重視技術力量,搞產業研發,充分利用化纖產學研研究這個創新平臺,達到人才集聚的優勢、裝備集群的優勢。堅持走創新之路,從依靠政府的財政刺激轉變到靠創新促繁榮。當前創新說穿了就是抓住“高新技術”,高新技術就是材料科學、電腦科技、生化科技、技術能源,具體來說就是兩個方面:一是發展高新技術化纖,第二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化纖技術!皟蓚重視”主要是要重視蕭山中國化纖產業總部基地的建設,重視我們蕭山民營企業的改革發展問題。最后,我希望在進入新世紀,蕭山化纖產業這個紅旗不倒,高舉創新的大旗帶動蕭山化纖產業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