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停產1個月之后,6月3日,河北凱躍集團的二甲醚項目重新開工。公司董事長助理王雨舟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由于原油價格帶動LPG價格上漲,二甲醚目前可以賣到2700元/噸,在這個價位上,凱躍的二甲醚銷售已經能夠保本。
凱躍集團位于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左各莊鎮,成立于1995年,最初是一個年產3萬噸的小氮肥廠,目前已發展成為銷售收入上百億的大型化工企業,產品包含碳酸氫氨、甲醇、二甲醚等,其二甲醚的銷售主要面向華北地區。
凱躍集團二甲醚的產能達120萬噸,分為廊坊、衡水兩個廠區,分別有20萬噸和100萬噸產能,是華北地區最大的生產商。目前重新啟動的二甲醚生產位于廊坊廠區,產量達到200噸/天,只開工了一半的產能。王雨舟說,二甲醚主要用于液化氣摻燒,他們的銷售量受液化氣銷量的影響很大,而夏季并不是液化氣的銷售旺季。
二甲醚生產的主要原料是甲醇,相比很多需要外購甲醇的二甲醚企業,自己有甲醇產能的凱躍,目前的處境已經是好很多。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說,二甲醚價格達到3000元/噸,企業才能夠保本,目前很多企業都已停產或者裁員。
王雨舟說,由于生產二甲醚用的甲醇、蒸汽、電等均為自產,凱躍的成本比其他外購甲醇的企業低100到200元每噸,不過像凱躍這樣的企業在業內大概僅占20%。
在王雨舟看來,5月份是金融危機以來“最慘”的一個月。由于液化氣供大于求導致價格走低,主要用于液化氣摻燒的二甲醚價格必須更低才有市場,而跌破成本后企業已沒有繼續生產的動力。
5月份凱躍一度停止了二甲醚生產,由于還有其他的產品,因此處境相對較好。同時,生產二甲醚的車間并沒有常設工人,正常生產也只需7、8個工人,通過從其他車間調度工人即可實現正常生產,因此也沒有裁員。相比之下,一些產品單一的企業處境則要困難很多。
隨著液化氣和二甲醚價格的回升,“最慘”的一個月已經過去。石油價格的上漲將直接帶動煤化工行業的全面復蘇,未來國內二甲醚和液化氣價格有望逐步上行,二甲醚產業有望進入復蘇階段。
但未來依然充滿不確定性。王雨舟說,價格最高的時候,二甲醚曾賣到6900元/噸,而如果二甲醚價格上升導致企業復工、產量增大,可能又會出現供過于求,再次對價格產生壓力。
凱躍集團位于衡水的二甲醚新廠于2008年底已經建好,但至今仍未投產。王雨舟說,產能雖然存在,但實際產量依然要根據市場需求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