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產品成本平均提高10%—20%,未按時注冊須退出歐盟市場
廣東制造業出口又遇到難關。記者昨日從廣東省質監局主辦的“歐盟REACH法規國際研討會”上獲悉,歐盟實施的《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授權與限制的法規》(簡稱“REACH法規”)預注冊期已過,按照該法規要求,凡在產品中使用了化學成分但又未預注冊的產品必須退出歐盟市場。
專家指出,估計廣東至少將有10多類上萬種產品、6萬家相關企業受到直接影響,廣東的輸歐拳頭產品,如機電、紡織服裝、玩具、家具、塑料化纖等化學品下游產品如未能按規定注冊,出口將受阻。昨日,省質監局、省外經貿廳及研究機構、專家等向廣東100多家企業支招,探討應對良策。
估計廣東將有上萬種產品受影響
據了解,REACH法規是歐盟迄今為止關于化學品管理最為復雜的法規,此法規程序繁雜,涉及面廣,其施行將對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化學產業及下游行業的近3萬種化工產品產生較大沖擊。估計廣東將有10多類上萬種產品、6萬家相關企業受到直接影響,“凡產品中使用到化學成分的,都必須符合該法規。”廣東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順德分中心總工趙明橋如是說。
據悉,該法規已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實施并接受化學品相關物質、配置品的預注冊,目前預注冊涉及的物質種類已達14萬種。有業內人士預計我國已預注冊的企業有五六千家,涉及的產品有五六萬個。
廣東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順德分中心總工趙明橋告訴記者,該法規對化學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使用、廢物處理等各個環節做出了嚴格的規定,主要是從環保、保護人類健康考慮。該人士解釋,以日化出口產品為例,在許多日化產品中都會使用到一種叫二甲苯麝香的化學合成物質,該物質在日化品中有促進皮膚吸收、芳香等作用,但由于該物質屬于有毒物,毒性較強,歐盟就將之納入為限制使用物質,中國日化產品使用它就要先在歐盟指定機構預注冊,并逐步尋找、研究新的替代物來替代該物質,否則將不能再進入歐盟市場。
出口歐盟產品成本增加10%—20%
據省質監局有關負責人稱,其實廣東很多出口大企業在技術層面上,都能達到歐盟REACH法規的要求,但是,由于該法規程序繁鎖、檢測項目多、相關規定又多,對于企業來說,要達到要求在歐盟預注冊,需要花費的成本將增加很多。(文章來源環球聚氨酯網)
廣東一家出口企業告訴記者,若該企業要完成整個預注冊的項目和規定,成本將提高30%。廣東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順德分中心總工趙明橋表示,據他估計,該法規實施后,將使我國出口歐盟產品的成本平均提高10%—20%,但各類產品成本增加的幅度不一樣,比如對于部分大宗商品如鋼材類,提高的成本約5%,而對于一些出口量小、市場占有率低的產品,成本可能是成倍增長。
■專家支招
先預注冊再決定是否正式注冊
記者昨日從廣東省質監部門獲悉,歐盟關于該法規的預注冊期限已過了。但由于正式注冊的內容和程序要求比預注冊要復雜得多,現已取得主導注冊資格的相關企業屈指可數,廣東還是空白,而且絕大部分企業還不知道如何進行正式注冊。
是否要正式注冊才能在歐盟銷售呢?對此,專家稱,預注冊之后,歐盟方面給出了2—10年的緩沖期,在緩沖期內企業產品還可繼續在歐盟市場銷售。
不過,對于部分特殊產品———其中包括:年產量/進口量超過1000噸的化學物質,以及年產量/進口量超過1噸的CMR(即致癌、致突變、生物毒性)物質,或者年產量/進口量超過100噸的水生毒性物質,該法規規定必須在2010年12月1日以前完成注冊,否則將不得不退出歐盟市場。
對于至今尚未預注冊的出口企業怎么辦?對此,專家表示,企業還有兩個途徑進行補救,或者成立一家新公司,以新公司名義向歐盟方面進行預注冊;或者以公司新產品的名義進行預注冊。
目前歐盟REACH法規成為國內出口企業最大的“攔路虎”。專家建議,首先,出口企業要深入了解該法規;其次,出口歐盟市場的企業,可根據各自出口產品在歐盟市場的規模、市場占有率、未來發展戰略等來確定是否正式注冊;最重要的是,企業需要盡快提高技術、研發能力,研究環保、節能產品,尋找對人類無害的替代品。
趙明橋認為,該法規實施雖然對國內出口企業帶來一定的困難,但從客觀上說,它促進企業創新、研發環保產品,加快我國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對我國制造業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