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成為全球光伏產業的拐點,2010年開始復蘇
從2004年開始,德國和日本的光伏產業在政府推出補貼政策之后發展很快,加上2007年西班牙也出臺了優惠的光伏產業扶持政策導致其國內太陽能裝機大幅上升,歐洲和日本共同推動了全球光伏產業的超常規發展,截止2008年底全球的累計太陽能裝機容量已經達到14.73GW。
我們認為2009年將成為全球光伏產業的拐點,有可能出現裝機的負增長,從2010年開始,全球的光伏產業將出現復蘇,重新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
“平價上網”不再遙不可及,光伏產業商業化進程加快
大約在2015年光伏發電實現在配電側“平價上網”,即按照“凈電表”方式運行,相當于電力公司用銷售電價購買光伏電量,其電價為0.5-1.0元/kWh;大約在2020年左右光伏發電實現在發電側的“平價上網”,即成本與常規能源一致,電價為0.33-0.36元/kWh。
現階段光伏發電尚未達到平價上網之前,其產業發展主要依靠政府對上網電價或者安裝成本進行補貼,目前各國政府補貼拉動的需求約占總需求的35%-45%。聯系到國內,除了供求問題以外,我們認為困擾國內光伏產業的核心問題在于上網電價和補貼問題,而根據相關測算,1.5-1.68元/度的上網電價對于投資方才有可能保證8%左右的投資收益率,上網電價過低將抑制光伏產業的投資熱情。
投資建議
我們密切關注“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對于光伏裝機目標的提升和配套補貼細則的出臺,我們看好具備完整產業鏈優勢的天威保變和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制造優勢的拓日新能。
風險提示
1、中國光伏產業嚴重依靠出口
2、行業產能過剩已經形成,內需市場的啟動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