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硫酸鈦白生產技術與國外差距大
2009-7-16 來源:中華硫酸網
關鍵詞:鈦白粉 硫酸法鈦白粉 氯化法鈦白粉
盡管近年來我國的鈦白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藝水平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高,產能的增長率跨在世界前列,市場份額也在大范圍擴張,在經濟危機發生的前幾年,中國鈦白產品的出口量也是年年劇增。但事實上我們應該清醒地意識到,我們的鈦白產業的發展跟國外不是僅僅差幾年的距離,而是數十年的距離,中國鈦白的國際化道路還相當遙遠。在這里,我們來看看中國鈦白粉與國際鈦白粉存在哪些懸殊:
從工藝上講,我國鈦白粉生產工藝水平與歐美國家目前仍在使用的硫酸法生產工藝比較,我們國內掌握的部分核心技術基本上在國外多年前已經掌握,在成熟性上比較,國外的技術更新潮,更新迅速,我們的高新技術往往停留在國際發達國家幾年前的水準上;國際氯化法生產的金紅石鈦白粉與國內硫酸法生產的金紅石型鈦白粉相比較,因粒子本身具有相對完好的晶相和粒徑分布,從而體現出更為優異的光學性能和應用性能。國內硫酸法鈦白粉與國外少部分優異的硫酸法鈦白粉產品相比較,在白度、分散性、尤其是穩定性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盡管國內部分大型企業的裝備水平已經處于世界硫酸法鈦白粉生產的先進水平,如隔膜壓濾機、風掃磨、輥壓磨、大型酸解罐和水解罐、圓盤過濾機、超大型轉窯和DCS控制設備等先進的進口設備,在大部分企業中都得到普及,甚至個別企業的裝備已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但是我們的先進裝備整體上規模較小,遠遠未達到全體普及的成熟條件,因而較之國外著名的鈦白企業,我們的生產效率整體上不高;此外,和國外成熟的硫酸法鈦白粉企業相比,中國鈦白粉行業的發展歷史相當短暫,尤其是金紅型鈦白粉的生產企業,大部分較大規模的企業的都是在最近10年才建廠和投產,經驗積淀相當匱乏,而且相當大一部分企業普遍面臨人才稀缺、操作工人素質低等問題,有的企業甚至來不及消化先進技術的精髓,便匆匆的投入了生產。相反,國外鈦白產業開掘很早,像杜邦等國際鈦白企業經歷了超過半個世紀的經驗積淀,生產控制相當穩定。因此,在技術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我國的鈦白企業較之國外還遠遠不成熟,需要學習、積累。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