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匯率因素主導著國內能源行業的命運,其中石油貿易尤為突出。跨境貿易人民幣試點的運行讓我國石油行業看到了曙光,隨著外貿人民幣結算進展的推進,我國貨幣金融體系及貿易進出口市場將不斷完善,石油貿易市場體系也將迎來突破性的改變,即石油市場體系、安全體系及貨幣金融體系得以建立,我國在石油價格的話語權將得以增強。
首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7月6日啟動
首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于7月6日啟動,這意味著人民幣在國際貿易的地位從計價貨幣提升至結算貨幣,中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正式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
在金融危機大背景下幣值穩定是人民幣跨境結算邁開實質性一步的有力保障。伴隨著我國強有力的巨額經濟刺激計劃,我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今年有望實現8%經濟增長的國家,將為世界經濟的復蘇做出重大的貢獻,同時也將成為改變國際貨幣體系的重要力量。
利劍出鞘——人民幣跨境結算亮劍
在金融海嘯肆虐席卷下,以美國為主導的世界貨幣體系受到嚴重的沖擊。新興經濟體及各國際組織,紛紛對“非美元”“多元化”國際貨幣體系建立提出強烈要求,世界貨幣體系面臨著重新洗牌。我國審時度勢、緊抓機遇,在最適當的時機啟動人民幣跨境結算的運行。
“對于境內企業而言,跨境貿易用人民幣結算意義重大,讓企業多了一種幣值穩定的貨幣選擇。”交通銀行國際部高級經理楊敏說。一直以來以美元等外匯結算的國內外貿企業,飽嘗了匯率波動帶來的巨大風險。跨境人民幣結算的推出,無疑給這些在風險中游蕩的外貿企業帶來福音,讓它們有足夠的主動權鎖定收入或支出。同時,對境外企業而言,基于人民幣幣值穩定,人民幣結算對其也是有利而無害的,而且人民幣結算的接受范圍在不斷擴大。業內人士分析,中國作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今年貿易總額據預測將達到2.6萬億美元,這為人民幣成為結算工具創造了條件。此外,中國的外匯儲備將近2萬億美元,這也為他國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提供了信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