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loft 纖維防護服材料
2009-7-23 來源:中國化工信息網
關鍵詞:粘膠纖維 Kelheim 公司 Viloft 纖維 防護服
世界特種粘膠纖維領頭生產商之一,德國 Kelheim 公司,其主要的3個品牌產品: Danufil,Galaxy,和 Viloft 纖維,著重用于二個領域,即非織造衛生用品和紡織服裝。該公司是全球纖維塞(tampon)產業的主要粘膠纖維供應商。
Kelheim 纖維公司生產的特種纖維之一, Viloft纖維,采用專業管理林場木材所制漿粕制成,系可供各種紡織品生產應用的100%有機和環境友好型材料,其獨特的扁平形截面結構(參看下圖 )能提供一系列優異性能,制成的服裝,其觸感柔軟、穿著輕盈,是功能性內層和細巧緊身外衣的理想材料。
Viloft 纖維材料能通過織物中纖維所形成的毛細效應來傳送水蒸汽,使穿著者肌膚透氣而感到舒適。
Viloft 纖維橫截面和棉纖維、中空滌綸和聚丙烯纖維相比,測試表明含有 Viloft 纖材的織物具有良好的水蒸汽滲透性、極強的芯吸作用和超常的排濕效應。
與其它纖維相混用, Viloft 纖維的扁平形截面形成空氣微腔,防護和隔絕溫差,使皮膚感到冷暖適宜,這就是為什么 Viloft纖維被稱為“自然氣候型纖維”的緣故,而常常用作舒適性內衣。
實際上,良好的調控人體溫度遠非僅僅是為了舒適,而體溫是滿足人們各種生物化學性要求的基礎,熱感和汗液加劇人體感覺悶熱的程度,相似的道理亦會產生冷感。這種現象具有危害性,特別在高溫和嚴寒工作環境更是如此。極端氣候條件引發的高度悶熱,會使操作人員難以集中精力,常常是造成工傷的不安全因素,甚至產生虛脫。
專業制作職業和休閑裝的英國企業, Praybourne 公司,和 Viloft纖維生產公司合作已有多年,其銷售經理 Stuart Jukes 闡述了內衣在防護類服裝中的重要性。
工作服用于各行各業各式各樣,有在污濁環境中穿著的外套、阻燃功能的茄克、抗靜電衣褲、防滑靴鞋、面罩和護目鏡等。然而常常被忽略的一類物品是起防護作用的內衣內褲。絕大多數人只注重外層保護,實際上有時會出現直接傷害到肌膚的危險性,由此內層材料倒是十分重要。Jukes 說,在二種極端情況――火情和冰雪災害時,特別是這樣。
大多數人認為,火災傷害是由于直接接觸到火焰,然而這種想法并非都是正確。有時外面的服裝阻擋了和火焰的直接接觸,而輻射熱和對流熱的傷害仍不能避免,這就有可能透過外面的服裝燙傷皮膚。
例如筑路工在工作服內穿了一件滌綸足球運動T恤衫,當在處理動力電纜時,由焊接急驟燃燒引發的輻射熱,有時會使滌綸熔化傷及皮膚。據 Jukes 稱,急驟燃燒產生的溫度可達600-3000度,雖然高溫時間短促,但傷害效應會持續一段時間。“人們必須認識到接觸皮膚的織物可能是至關重要,雖然外層衣服是必不可少的,但還需內衣的雙層保護”。
消防員穿著純棉內衣,因為他們的外衣是考慮得相當周到。Praybourne 公司的產品受到警察系統、石化公司、電力工人,甚至筑路人員的重視,這些工種都會接觸到氣體或動力管道工程(指常有高溫焊接等操作)。
快車道有關的施工人員也穿著 Praybourne 公司制作的內衣,這類工人通常是從事焊接或研磨工作,使用噴氣焊燈安裝或拆卸相應道路工程中的一些管道,保護得好一些總比保護不足為佳。
烈火是極度嚴峻的危害性因素,嚴寒亦是同樣具有危害性。
假如不是太寒冷,有些公路管理部門便不采用 Praybourne 公司的內衣產品,這時工人們常會抱怨感到寒意,特別在夜間施工。大多會穿著含絮料或有內襯的衣褲,但穿著絮料衣褲進入較暖和的室內時會出汗,再走到外面時汗液使人們產生涼感;而穿了保溫內衣,其芯吸效應會將汗氣排出,就不會產生這類問題。
同樣,如果整個工作日時間內經常出入車廂,當需要舒適而又要行動自如時,這就意味絮料服裝就不再能完美勝任。
保溫內衣很適用于可能有較長時間在零下溫度環境操作的場所和寒冷潮濕環境的室外工作,前者如冷藏庫;后者如鐵塔工程等,常有受到凜冽寒風之苦。
Praybourne 公司的 Xcelsius 保溫服裝系列產品,混有不同比例的 Viloft 纖維。如 Ultratherm (超保溫)服裝面料,它能適應所需要高度保溫性能的需要,經 ISO 測試,耐-150C環境溫度,混有 Viloft 粘膠纖維的產品,起到絕熱和發揮濕氣芯吸效果。這類服裝,如內層起絨更加保暖。
另有 Megatherm 品牌,也是用 Viloft 纖維制成,而內層進行超級起絨,適應更嚴峻的氣溫場合(處于-150C~-250C),如冷凍食品的包裝和儲存。
至于阻燃服裝,也可采用 Protex 和 Viloft、 Beltron 抗靜電材料相混,用于有燃料、天然氣或其它明火源的場合。Praybourne 公司的內衣符合 EN 531 標準,是防護工作服的最佳選用材料。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