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下半年以來,進口甲醇數量持續大幅增加,占我國市場份額繼續加大,價格處于極低水平,致使國內甲醇產業受到嚴重沖擊,生產企業開工率不足1/3,全行業虧損嚴重。7月27日,有關專家表示,我國甲醇產業遭受了極其嚴重的實質損害,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
來自沙特、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新西蘭等國的進口甲醇,數量增長較快。僅以沙特為例,2009年前5個月進口甲醇124.8萬噸,去年同期進口6.436萬噸,同比增加19.4倍;每噸進口價格187.53美元,去年進口價格為410.33美元,同比下跌44.3%。2009年上半年,進口甲醇占我國甲醇消費量的比例高達60%以上。
受大量低價進口甲醇的沖擊,我國甲醇產業開工率一直維持在30%~40%的低水平,同時使國內市場價格一直處于低水平。由于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雖然甲醇生產企業苦練內功,降本增效,但收效甚微。
業內專家指出,與國外甲醇產業不同,我國甲醇產業不是單一的產業,與氮肥產業、焦化產業、煤化工產業緊密相關,相互伴生。甲醇產業的興衰將對其伴生產業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影響到作為最基本化工原料的煤化工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