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塑料變形成“食品袋”
2009-7-29 來源:中塑在線
關鍵詞:不可降解塑料 舊塑料 食品袋
據了解,天津寶坻區口東鎮一個小村莊內,有幾家從事不可降解塑料袋生產的家庭小廠。“原來”許多用于盛食品的塑料袋居然是回收來的各種廢舊塑料加工成的。
原料:塑料顆粒
加工:染料上色
成品:“環保”袋
村莊小院藏小廠 接訂單批量生產
記者駕車穿過不足1公里長的寶坻區口東鎮大堅莊村,道路兩旁打開的幾處小院,不時傳出機器轟鳴的聲音。這幾個小院門口沒有任何招牌,院子里都堆有數量不一的尼龍袋,在一些院子里還可以清楚地看到大量制好的各種顏色的塑料袋。
“要買塑料袋,你算找對地方了,這里啥樣的塑料袋都有。要不要我給你介紹兩家?”村內小賣部的店主熱情地介紹著。
“我轉過兩家了,可都是不能降解的。賣這樣的塑料袋沒人管嗎?”記者問道。店主說,“去年奧運會時,管得可嚴了。那時大家看風聲太緊,就停了一陣子,現在又都干起來了。只要你給錢,買啥兜都行,不過這里都是按照訂單來生產的。廠子一生產完,客戶很快就都拉走了。你看現在很多,晚上也許就都沒了。”
一分多錢塑料袋奧妙全在料好壞
“壞料”專供彩袋 白袋“好壞料”各半
原料外標“奶粉”
小廠日產五萬“袋”
在店主的指引下,記者來到該村內一家規模較大的塑料廠。只見數十平方米的大院內,堆滿了一人多高的尼龍袋,其中部分尼龍袋上標注袋內為生產塑料袋的聚乙烯原料,而另一些尼龍袋上卻標著奶粉、乳粉等。記者向一個標有“奶粉”的袋中望去,里面裝滿了灰黑顏色的塑料顆粒。
進到近200平方米的廠房內,外屋的工人正對剛生產好的塑料袋進行袋口切割。里屋的車間內,一臺封口機快速轉動著。正在封口的工人說,現在這臺機器并沒調到最快速度,每分鐘只能封口120個塑料袋。如調到最快速度,每分鐘能完成200個塑料袋封口。雖然廠內只有五六個工人,但一天下來,至少能生產出5萬個這樣的塑料袋。
每個袋僅售一分多
環保字樣廠家自印
“這樣的塑料袋能降解嗎?”在另一處家庭塑料廠,記者看到塑料袋的表面都印有環保字樣和標識。廠主笑笑說:“這么薄的塑料袋哪有能降解的?這不是便宜嗎!”
廠主介紹,塑料袋之所以不能降解,主要是使用的原料價格便宜。這里生產的塑料袋的價格每個只要一分多,而完全降解的塑料袋,每個制作成本要1毛錢以上。至于塑料袋上的環保字樣和標識,都是廠里自己印上去的。由于每個塑料袋加印這樣的標識,印刷費用還不到兩厘錢,又能達到魚目混珠的效果,所以特別受客戶青睞。到他這里訂貨的客戶分別來自唐山、衡水、廊坊和北京周邊等地區。
對話“揭秘”
在一家塑料廠,一名自稱姓王的廠長說:“價格好說,要多便宜的都行。但說實話,里面用的料可不一樣。”
王廠長說:“‘好壞料’不同,這好料一噸下來,至少要13000塊錢,而壞料每噸才7000塊錢。用不同的料價格當然不一樣。”
“所謂的壞料是什么?”記者追問道。
王廠長說:“壞料當然是再生塑料了,都是用收購來的各種廢舊塑料加工成的。至于以前是塑料盆還是便盆,誰也說不清楚。全部用壞料生產不了白色的,那樣容易看出來。不過,只要加上顏色,除了光澤稍差一點,別的沒太多區別。”
王廠長接著說:“實話告訴你,那些白顏色的兜也不可能全部用好料,都是好料、壞料各一半,主要是成本合不來。我聽客戶說過,這種白袋子,賣早點的最喜歡購買了。”
提醒:別用塑料袋直接盛食品
記者從質監部門了解到,國家對于塑料袋有著嚴格的標準。根據規定,生產食品塑料袋的企業,必須要通過國家強制性安全認證,即“QS”認證。生產食品袋的原料不僅全部使用食品級原料,而且不允許添加任何化工顏料。像這樣的再生塑料,更是嚴格禁止使用的。
非食品級原料和再生塑料中的成分十分復雜,除了重金屬外,還含有多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這樣的塑料袋一旦直接用于食品包裝,尤其是加熱食品,像剛剛做好的煎餅馃子、油條、豆漿等,原料中的有害物質就會釋放出來,附著在食品上。一些個體賣拉面、米線、云吞的商販,在碗上套上塑料袋的做法也是錯誤的。在此提醒市民,盡可能不將食品直接放入塑料袋里。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