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商務部公告2009年第44號:自2009年6月26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原產于美國、意大利、英國、法國和臺灣地區的進口錦綸66切片時,應依據初裁決定所確定的各公司的傾銷幅度,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保證金征收比率從10.9%到37.5%不等。
記者撥通了幾家相關企業負責人的電話,他們的情緒都很低落。“絕對是個沉重的打擊!”這是所有企業被問及后的第一反應。雖然公告中提到,各利害關系方如有異議,可在公告發布之日起20天內,向商務部提出書面評論,但企業普遍感到事情已成定局,回天無力。
“民用絲企業是最冤的”
在此之前,不論是在行業內部召開的協調會上,還是在案件調查過程中,錦綸66民用絲企業多次請求確認被調查產品的范圍,希望能將紡絲級切片從反傾銷產品中去掉,結果未能如愿。
“民用絲企業才是最冤的。”一位錦綸簾子布生產企業的負責人無奈地表示,“我們能理解案件申請方對錦綸工業絲所用切片發起反傾銷,畢竟他們占據了國內產量的50%以上,符合反傾銷申請條件。而且我們與之是競爭關系,他們應用合理的手段保護自身利益無可厚非。但是,民用絲企業實際上對申請方的利益沒有什么影響,是被牽扯進來的。更關鍵的在于,民用絲企業的原料渠道被大大縮減了。”
“我們擔心高價買不到好原料”
根據記者了解的情況,原料問題是錦綸切片反傾銷措施采取后,錦綸企業最擔心的問題。
“第一,錦綸66切片價格肯定會大幅上漲;第二,優質原料渠道被掐掉一大部分,即使高價也難以買到好原料。”某大型錦綸企業的相關人士對此作了進一步分析,“現在,國內紡絲級切片,尤其是高速紡、耐熱、耐高溫等切片,絕大部分都從國外進口。而美國、法國這些反傾銷涉及的國家,涉及進口量達半數以上。以初裁規定平均保證金征收比率計算,今后進口涉案國家的錦綸66切片,每噸價格將比現在高出5000~6000元。這是企業無法承受的。”他接著說道:“企業轉而只有向國內相關切片生產企業,或者轉向其他國家購買原料。但是,從這些渠道購買的原料,很難達到紡絲要求,我們的產品品質將受到威脅。這就是高價買不到好原料的道理。”
有一種觀點認為,對于案件所涉及的國外企業,他們除了在美國、法國、意大利等國家外,還在其他國家擁有生產工廠。比如法國羅迪亞公司,在阿根廷設有錦綸切片的生產工廠,美國英威達也在加拿大、阿根廷等國家設有工廠。從國外企業的這些工廠進口原料,仍然可以不受限制。
對于這種觀點,某企業負責人進行了分析:“這些國外企業擁有多國工廠。但是,反傾銷案以后,原料供應量大大減少,他們必然會與國內相關錦綸切片生產企業一樣順勢漲價,只要上漲金額不超過保證金的征收額度。”
據了解,在公告發布的當天,國內有關錦綸切片生產企業的價格大幅上漲了3000元/噸,漲幅約15%,相當于征收反傾銷保證金后,產品價格漲幅的一半左右。
“錦綸價格不可能跟漲”
原料的問題令企業頭疼,下游產品的競爭力問題同樣讓企業擔憂。“一方面,原料質量的波動會直接影響產品品質;另一方面,原料成本增加,但錦綸產品價格沒有辦法跟漲,因為還有國外的錦綸企業與我們競爭,他們并不受反傾銷的限制。”不少企業表示,“這一兩個月我們還能熬過去,但這不是短期問題,很有可能是3~5年,那時候我們怎么辦?”
據一家企業透露,他們目前還與涉案企業之一––美國首諾公司有一筆未完成的合同。“我們現在非常猶豫,如果繼續履行合同,首諾切片的到港時間肯定在征收保證金的期限內,我們接受不了這樣的高價;不履行吧,違約金倒可以跟他們商量,關鍵是我們找不到別的供貨渠道,耽誤了生產怎么辦?以后的日子又怎么過?”這家企業的負責人嘆息道。
據企業分析,目前中國進口的錦綸產品質量較高,以國內錦綸產品現在的價格和實力,也只能打個平手。反傾銷初裁以后,國內錦綸企業將陷于價格漲與不漲的兩難局面。不僅如此,目前國內企業從國外進口錦綸POY產品進行加工,反傾銷保證金措施的實施,很有可能導致進口POY價格跟漲。還有一系列的問題將隨之產生。
“產業鏈會不會失衡”
不少企業拿6年前的己內酰胺反傾銷案與該案進行比較,認為錦綸行業是“屢遭不測”。當初進口己內酰胺征收了5年的反傾銷稅,使錦綸6產業鏈嚴重失衡,國內錦綸6聚合能力在5年內幾乎停滯不前。“現在,錦綸66行業又要遭受類似的命運了。”
記者了解到,由于近幾年錦綸66行業形勢較好,不少企業正在積極投資。有家企業去年花費大量資金投資了產能1萬噸的錦綸66生產線,“但如果反傾銷稅征收幾年時間,我們投產之日就是停產之時”,這家企業的相關人士有些嘲諷地說道。還有一些企業去年剛將其他產品的生產線改成生產錦綸66,今年又得另做打算了。
如果說對于即將或剛剛涉入錦綸66的企業而言,向錦綸切片征收保證金,讓他們認清了投資形勢,那么對于一直在錦綸66行業摸爬滾打,將錦綸66作為主營業務的企業來說,則是“毀滅性的打擊”。“目前我們還是一籌莫展,錦綸66幾乎就是公司的全部,我們不可能將生產線全部改做錦綸6或者其他產品。這既存在技術因素的限制,也有其他市場的容納問題。”一位企業代表感嘆。
“我很擔心,這樣下去,錦綸66產業鏈的平衡會被打破,企業將逐漸失去競爭力。這個本就不太成熟的行業是否會從人們的視線中逐漸淡出,最終難以在中國取得大的發展?”不少業內人士對行業前景頗為擔憂。
盡管如此,他們仍然抱有一線希望,希望這20天內會有奇跡,希望終裁的時候情況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