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和BP拍下的魯邁拉油田原油儲量高達170億桶,是伊拉克最大油田。伊斯梅爾估計,如果得到有效開發,“魯邁拉油田的原油日產量將超過200萬桶,這將給中石油和BP帶來一筆很大的利潤。”而6月招標目錄中的其他油田的原油儲量“較魯邁拉小很多,這也可能是(流標的)原因之一”。
然而,魯邁拉油田現在原油日產量不過95萬桶,伊拉克石油部長沙赫里斯塔尼則要求中石油和BP把日產量提高到285萬桶。
不過,一位中石油內部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魯邁拉油田開發項目不同于原油貿易,參與開發還可以帶動相關設備出口、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技術能力和海外勞務輸出。
在首輪競標中,伊拉克政府還規定,中標企業必須與以南方石油公司為首的伊拉克國有企業合伙,在完全獨立融資的前提下與之分享管理權。
因此,權利和義務的分派也難免成為國際石油公司和伊拉克國有公司在合作中的核心關切之一。在伊斯梅爾看來,伊方的規定十分自然。“在中國也有很多海外投資項目,不少時候,中國政府同樣要求51%的股份控制在中方手里。”他打趣說,誰都想占上風。
伊斯梅爾進而表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四大石油公司,以及西方石油巨頭都想參與伊拉克石油重建項目。而其他一些小公司也試圖通過和國際大公司的合作參與其間。他對伊拉克石油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石油美元無疑是伊拉克選擇國際招標的重要原動力。沙赫里斯塔尼在首輪招標前表示,其“首要目標是在今后5年內把石油日產量從240萬桶提高到400萬桶以上”,實現這一目標意味今后20年內1.7萬億美元的額外收入。
但是,伊斯梅爾大使告訴記者,“我們不希望油價漲得太高,因為這將影響貧窮國家的經濟,會引發諸多全球性問題。當然,價格太低就沒有利潤。因此我們希望有一個中間價格。70美元一桶可能是個合適的價格。”
歡迎各種領域的海外投資
石油并不是伊拉克的一切。
“伊拉克有特別的潛力,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我們現在在所有領域都需要投資,比如高速公路、機場建設等,”伊斯梅爾大使強調說,“我們需要重建整個國家”。
“伊拉克需要的不僅是油田投資,”伊斯梅爾說,“農業部門也迫切需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