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氨綸堪稱我國氨綸行業的“老大哥”。從1989年建成中國第一條氨綸生產線、開氨綸纖維國產化生產先河至今,已有整整20年時間。20年來,煙臺氨綸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的經營方針,不斷強化營銷工作的龍頭地位,狠抓產品質量與市場網絡建設,大大提高了市場競爭能力和企業抗風險能力。氨綸有過輝煌歲月,一度是化纖中最昂貴緊俏的品種。而近年來,隨著各地30多家氨綸工廠雨后春筍般地冒出來,氨綸行業終于走到了供過于求的地步。為避免陷入同質化低價競爭的漩渦,煙臺氨綸公司未雨綢繆,及早確立了“優化結構、提升品質、細分市場、走差別化道路”的戰略轉移。實踐證明,這是一個很英明的決策。
公司一方面強力實施品種結構調整,大幅削減40D、70D等低利潤常規品種的產量,增加利潤較高的細旦絲、粗旦絲的生產比重;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公司技術優勢,根據不同領域的實際應用特點,開發出一系列高附加值的特性氨綸新品種,如耐氯氨綸、易染氨綸、耐高溫氨綸、抗重洗氨綸、高伸長低應力、彩色氨綸以及適合于圓機、經編、包紗、包芯、織帶等不同領域的專用品種,滿足了不同用戶和特色市場的需要,產品始終暢銷不衰。
在硝煙彌漫的氨綸市場,煙臺氨綸憑借豐富的品種結構搶占了更多的市場份額,并且由于避開了低層次價格拚爭,有效地保證了公司利潤的增長。
煙臺氨綸生產的“紐士達”牌氨綸絲是“中國名牌產品”,并且持有國際環保紡織協會授予的“環保紡織標準100”一級證書。公司十分重視市場網絡的建設,在國內市場實行經銷與直銷并重的復合營銷模式,充分調動銷售業務人員和經銷商的積極性。經過多年的精耕細作,公司目前已經建成以各地專業紡織市場為重點、以浙、粵、蘇、閩、魯等沿海紡織經濟發達省份為主線、輻射全國的市場營銷網絡體系。與此同時,在國外也建立起相對穩定的銷售渠道,產品能輻射到歐盟、美國、澳大利亞、中東、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去年是我國氨綸行業經歷了艱難困苦的一年,氨綸行業從新一輪的“過熱膨脹”進入“休克”狀態。氨綸工廠普遍陷入虧損,紛紛限產壓庫存,行業開機率最低時不足3成,個別企業甚至難逃破產倒閉的噩運。
而在這一年歲末,煙臺氨綸仔細盤點了自己的收成,胸有成竹地宣布:公司全年開機率高達80%,創造了全行業開機率最高、效益最好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