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億元帶動作用初顯
今年上半年,順應紡織行業發展的幾類紡機設備的銷售也呈增長的態勢,為紡機行業今后的結構調整發出了強烈的信號。
受國家4萬億元投資項目的拉動,盡管今年上半年無紡布的銷售并沒有增加,但是無紡布設備卻先行一步,銷量明顯上揚。這是因為許多生產土工布等產業用紡織品的企業看到,4萬億元將大部分投向基礎設施建設,對土工布等產業用紡織品的需求勢必會增加。這也充分表明大家對這個領域未來的市場發展充滿了信心。
隨著國家大力鼓勵風力發電,用于加工風力發電葉片的多軸向經編機需求量與日俱增。今年以來,經編機除了一些普通的花邊機有所下降以外,雙針床的經編機,高速機,雙軸向、多軸向的經編機銷售都有所上升。不僅世界著名的德國卡爾邁耶經編機訂單不斷,我國首個開發生產出多軸向經編機的江蘇潤源經編機械公司自去年9月份首臺產品問世后,到今年一季度就已經接滿了一年的訂單,全年銷售將超過20臺。
除此之外,燈箱布、篷蓋布今年上半年的內外銷市場也全面回升,從而對經編機及劍桿織機的銷售起到了積極的拉動作用。
從統計數字來看,這幾類紡機設備銷售的增長確實不足以彌補棉紡設備銷售下降對全行業經濟運行造成的影響,但卻體現了今后紡機產品結構調整的趨勢,那就是小批量、多品種、深加工。劍桿織機需要的是高檔次的,印花機要求的是帶有磁棒的、伺服電機的;同樣,對經編機的需求也不是簡單的高速機,而是滿足紡織產品不同應用領域的雙軸、多軸向經編機。可以看出,市場在逼著紡機行業加速結構調整步伐,而不要過分依賴棉紡成套設備。我國紡織行業一年增長1000萬錠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行業何時觸底尚難判斷
今年上半年,紡織品服裝的出口增長為-11%。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來判斷紡織業是否開始回暖還為時過早。同樣,作為為紡織行業服務的上游行業——紡機行業下半年能否走出低谷,現在仍難以作出明確的判斷。
通常情況下,三季度是一年中收獲訂單的旺季,紡機企業往往在三季度就能把第二年一季度的訂單都拿下來了。而今年到現在為止,很多企業8月份訂單尚未落實,超過3個月的長訂單就更少了。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下半年,隨著國家各項擴大內需政策的實施,內需市場有望小幅回升,對行業增長的貢獻力將會有所增強。但是外需市場整體復蘇將緩于國內市場,出口形勢更加嚴峻。在這種情況下,傳統中低檔設備需求將更少,但價格競爭、同質化競爭更為激烈;而那些能夠改變成紗質量的緊密紡裝置,能提高自動化程度、減少用工的自動絡筒機以及高檔織機將會有較好的發展勢頭。另外,在上半年已經有良好表現的,滿足紡織行業小批量、多品種、深加工需求的紡機設備會進一步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