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能源市場化改革 燃料油期貨上市五周年小記
2009-8-28 來源: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關鍵詞:燃料油期貨
作為市場化改革的試點,燃料油期貨自推出就肩負著重要使命。目前,隨著品種成功運行五周年,有必要對其一系列豐碩成果和成功經驗加以總結,以便能更好為我國能源市場化改革服務。
燃料油期貨規范運行,交易不斷擴大,國際影響力穩步提升。在2008年一場突然襲來國際金融危機中,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從147美元暴跌至30余美元,國內燃料油期貨雖然也受到影響,但市場未發生任何風險事件。在這背后,燃料油期貨一整套交易交割規則、風險控制制度、技術支持系統經得住了考驗。
危機過后,上海燃料油期貨得益穩定的市場環境,更取得長足發展。目前,交易規模已經躍居全球第三,成為僅次于紐約輕質原油期貨和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的能源期貨期權品種。截止2009年8月25日共計1218個交易日,燃料油期貨各月合約今年累計成交已達 21億噸,累計交易金額6.8萬億元,累計交割133.04 萬噸。
在國際影響力方面,上海燃料油期貨也有大幅提升。由于依托我國巨大的現貨市場,燃料油期貨與海外能源市場保持良好的互動關系,形成了反映中國市場供求實際狀況的“中國價格”和“中國標準”,在國際市場產生了較大影響,為中國的企業在價格談判中贏得了更多的主動權。
發揮經濟功能,服務實體產業。發展期貨市場的最終目的還是要服務于實體經濟,目前越來越多的現貨企業從燃料油期貨中得到了實惠。
廣東油氣商會會長吳清標表示,燃料油期貨成功上市與運作,使國內燃料油貿易的風險控制能力大為提高,改變了以前只能依靠境外市場的不利局面。隨著中國燃料油期貨市場的推出,通過套保規避風險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燃料油企業的選擇,不少在以前新加坡市場避險的企業轉而在上海燃料油市場尋求保值。
在中油燃油公司李久杰看來,上海燃料油期貨交易平臺對中油燃油公司燃料油的經銷業務有很大的促進,特別是套期保值業務對公司利潤穩步增長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據了解,目前廣東黃埔市場絕大多數的貿易商均不同程度地參與了上海燃料油期貨交易,50%的進口商和40%以上的小煉油企業長期參與了上海燃料油期貨交易,F貨進口企業利用上海燃料油期貨市場,在貨品進入國內銷售市場前,就通過套保提前規避了價格波動風險;在貨品進入國內銷售市場后,貿易商通過套?梢越档蛶齑骘L險;而終端用戶則可以通過買入套保來鎖定或降低原料成本。
目前,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并接受期貨工具,國內一些企業已經開始使用上海燃料油期貨價格作為定價依據。還有一些企業參考上海遠期合約的價格,與客戶簽訂3個月甚至更長的定價合同,這更是大大提高了市場運行的效率。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