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產業鏈不同環節中期收益大相徑庭
2009-8-28 來源:北京商報
關鍵詞:石油產業鏈 石油收益 綜合性能源公司
“幾家歡喜幾家愁”,中石化還沉浸在漂亮業績的喜悅之中,而昨日中海油發布的中期業績則一片愁云。
隨著國際原油價格在上半年的低位運行,處于產業鏈不同環節的三大石油公司的業績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局面。但隨著今年成品油新機制的確定以及三大公司上下鏈條的打通,將來這種暴漲暴跌的情況將會減少。
中海油產量增長 凈利大幅下滑
中海油中報顯示,中海油上半年總收入406.5億元,同比下滑42%;凈利潤124億元,同比減少55%。排除國際原油價格的波動,中海油還是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上半年,中海油實現原油產量8730萬桶、天然氣1063億立方英尺,合計凈產量1.058億桶油當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5.2%。其中海外凈產量為1500萬桶油當量,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38.9%。
產量的增長得益于公司的自營油氣田,包括番禺30-1、渤中28-2南和秦皇島33-1以及尼日利亞OML130這一大型深水項目的一期Akpo油田已經順利投產。
即便如此,國際油價的大幅回落還是讓中海油的盈利出現大幅下降。
盡管中海油表示自產原油已經成功減小了與WTI等國際油價的價差,上半年平均實現油價為每桶49.35美元。但今年上半年普氏全球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為51.6美元/桶,相比去年的78.8美元/桶同比下降了52.7%。
三巨頭石油鏈條位置不同 造成業績有喜有憂
三大巨頭在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呈現三種不同的局面。
以上游產油為主的中海油受勘探生產盈利大幅下降拖累,上半年凈利下降55%。以下游煉油、銷售為主的中石化受益下游煉油及銷售利潤增多,凈利暴增 332.6%。集上游開發、下游銷售一條龍的中石油雖然還未公布業績,但麥格理銀行發布報告認為,中石油煉化板塊業績增長,將在相當程度上抵消上游的業績損失,預計上半年凈利潤456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5%。
“看上去是國際原油的大幅下降導致的這種局面,但這只是外因。三大石油公司盈利大相徑庭主要是因為其專注石油鏈條的環節不同。”中石油銷售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
“中海油下游業務幾乎是微乎其微,其中煉油廠僅有今年才投產的惠州煉廠,而銷售加油站截至2008年底,僅有187座,而中石油、中石化分別擁有近2萬和3萬座。”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向記者表示。
記者從中海油中報中發現,上半年營業收入達到了406.5億元,其中上游油氣銷售收入就達到了325.2億元,上游收入占到總收入的80%以上。
中石化則是上游業務一直沒有發展起來。中石化中報顯示,上半年中石化上游勘探生產收入79億元,占總收入僅僅1.5%。
“中石油上下油業務相對平衡,基本上是自產自煉,但是上游貢獻的收入和利潤要高于下游。這就是上半年國際原油價格下降所以中石油盈利下降的原因。”上述中石油人士表示。
打通產業鏈能夠防止業績波動
“隨著成品油新定價機制的推出以及幾大公司的綜合性發展戰略的逐步實施,以后三大石油公司盈利不會出現這么大的波動。”董秀成表示。
董秀成認為,新的定價機制讓石油公司能夠傳導上游波動的原油價格,不會因為成品油價格管制而帶來利潤的大跌大漲。
“此外,打通產業鏈、發展綜合性能源公司是石油公司防止原油價格波動、抗擊市場風險的最好方法,目前三大公司都朝這方面在發展,而中石油是先行者,現在上下游已經均衡。”董秀成表示。
目前中海油在大力發展下游業務,今年4月份,中海油惠州大煉廠投產,隨后中海油又獲得了成品油批發資質,標志中海油正式發力下游煉油與銷售業務。此外,中海油開始頻繁收購民營加油站,擴大其終端的布局。
而中石化也開始通過一系列海外收購進入上游勘探生產領域。日前,中石化以中國海外油氣領域最大的一筆收購——72.4億美元收購瑞士Addax公司,宣告其強勢介入上游。Addax公司的油氣資產集中在尼日利亞、加蓬和伊拉克庫爾德地區,擁有25個勘探開發區塊。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莉莉)